星期五, 一月 25, 2008

我在小说讲稿中写到的一段儿

  大部分读者不像现在的一些小说作者看小说那样是抱着学习的态度看小说的,一篇儿味同嚼蜡写作痕迹很严重的小说可能被小说作者津津有味的看个没完,说这是某大师写的呀!得好好学习学习,而一些漂亮热闹的小说那些作者就觉得俗了。就好象必须是大师写的才是小说,其他人写的都是手纸了,所以都冲着大师那架子努力,失去了平常心。结果学了半天大师的笔法,模仿着一些有名的段子,跟练书法临帖一样,不但没有充分的欣赏大师们的作品,也没有感到大师们的表达目的,甚至连什么是小说都给忘掉了。哼,这就是典型的急功近利,是中国几千年科举制度读书升官的思想余毒,写了半天小说根本没有表达出自己的什么,连代替大师说话都没做到。当然大师们处理戏剧性的方法有其独到的地方,不过好像没几个“谦虚的小说作者”注意到这点了,他们不愿意承认其实大师们也玩儿戏剧性这种老掉牙的玩意儿也是俗人,那很掉价儿呀,我感觉他们实际上对那些国外大师们的音译名字更感兴趣,不时的念叨念叨好像自己身上也多了几分文化人气味儿了。嗯,你既然写了小说你就得承认自己也是老百姓,你也是民间里的一员,你写的什么东西都是为了在民间流传的,是为了让别人拿来当话柄用的。小说就是因为变味儿了才在民间失去了读者失去了话语权,才有那么多人说什么自己不懂小说,才有那么多真正无聊的小说在书店里横行霸道,才有那么多不入流的作者受到人们的追捧,因为有水平的作者太追求水平了,有水平的小说变味儿了。拿一些有点儿调子的语言意象,挖空心思说点儿让人摸不着头脑的话,还特深沉学术的分析说这个就是小说,当然想活不自在的读者还是有的,他们能够做到铁硬着头皮把这小说啃下来,说不定还能体会到些啥,因为这小说太没意思了,所以这么微小的一些啥就在他心目中无限放大了,拿着颗芝麻以为自己得到了人性的升华,迷信!高科技挽救不了的迷信!最可笑的是然后他们还发感慨说文学是痛苦的,是苦难的,小说无异于是一种折磨,是一种人性的磨练——吃饱了撑的。

————————————————————————
另外这个小说讲稿我不打算继续写了,有些话不能说得太明白,说明白了,小说这门艺术也就没意思了。

标签:

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