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四月 23, 2008

“无”字小考

  练行书的时候发现“无”这个字很难写,很容易和“旡”字混淆。所以昨晚我对“无”进行了一次小考,看看到底应该怎么写“无”字才符合笔顺笔法。同时查了“天”“元”“允”“充”“久”这五个字的写法,但未对这五个字进行深考。因为电脑显示字体的限制,我这里对于书法中的行书、隶书、篆书、甲骨文只作一些描述吧。另外我的记性不是很好,字典原文我现在手头也没有书可查,只能说说大概意思了。
  查《五体书法字典》,“无”是独立的一个偏旁部首,可是其正文中只有“旡”字,以此为偏旁的给出了一个“既”字。而没有“无”字。按照“无”字的繁体查“無”,找到了“无”,发现“无”和“無”这两种写法在隶书中都存在,而在篆书里只有“無”字。
  中国简化字按照1956年的初审表和1958年复审表,对比《五体书法字典》来看,我们现在使用的简化字大多是繁体字的草写体。比如说“关”,其繁体为“關”,去掉“门”字头后的草写就是“关”,按照相同字素相同简化的原则,“聯”也就简化成了“联”。还有就是一个字同时存在两种写法,则取其简单的那种写法当成简化字,那种简单的写法可能本身是异体字或者假借字。比如说“发”的繁体是“發”和“髮”,前面是“发财”的“发”,后面的是“头发”的“发”,两个繁体字共用了一个简体字,而“发”是“發”的异体字和草写体,是“髮”的假借字。嗯,还有其他的简化原则,大体上说主要是这么两条原则。研究中国“二简字”的简化原则要复杂一些,不过大概也是用了这两个原则,由于其中还涉及到了把罗马字母、日文汉字等的录用,造成了对汉字理解的困难和使用上的混乱,这样搞了几年试验之后就废弃掉了,目前除了新闻速记行业之外其他行业使用“二简字”是非法的。而查1984年出版的新闻速记行业符号表,里面“三简字”和“四简字”也有不好,大多是乱七八糟的符号了,失去了汉字的特点。
  从《五体书法字典》里看到的“無”的草写体与“无”字非常不一样,而且篆书中有“无”字,可知“无”字是“無”的异体字。问题在于为什么篆书里没有“无”呢?后来查《康熙字典》发现篆书里也有“无”字,看上去很像“天”字的小篆写法。于是查“天”字,发现“天”字的大小篆规范写法是上面一个“横”,下面一个“大”。“大”字是人撑开胳膊的样子,于是象形看的“天”是一个指示字,在撑开胳膊的人的头顶上标一个记号,告诉大家“天”就是人头上的那一部分。“无”字的篆书中那个“竖弯钩”是一条向内弯曲的线,其他部位和“天”字相同。《康熙字典》中引《经典释林》说“天屈西北曰无”。也就是说“无”字的篆书本身也是象形字,告诉大家“无”就是“天”缺了一块儿。
  从《五体书法字典》中看到“無”字的隶书有很多种写法,不过样子都差不多,大体是源于其篆书的写法的。这个字分成上中下三个部分,上面是一个“卞”字头,一点一横,中间是“廿人廿”或者“廿大廿”,下面是“木亡木”,很复杂的。查《康熙字典》里也有这个复杂的“無”字。也就是说在隶书和后来的行书草书中,已经对这个字进行了简化。可是这个结构的字到底是啥意思呢?
  查《甲骨文小字典》,“无”“無”有两种甲骨文,从字形观察,可以知道在甲骨文里“无”和“無”完全是两个字儿,“無”和“舞”是同一个字,“无”和“亡”是同一个字。“無”的甲骨文是一个人伸开双臂,两只手拿着草编的练子,或者其他什么带穗儿的东西,两只手拿着东西伸开胳膊了,那就是跳舞了,这个在民间舞蹈中还是能够看出来的,比如说水袖、丝绦、扇子等等,都是民间舞蹈中常见的道具。嗯,跟“爽”字相像,只是手里拿的要比“爽”字的草穗子草帘子要花哨一些。如果考虑文化渊源的话,“舞”可能和“巫”也有一些关系,只不过是业余的为了娱乐的或者有些象征意义的“巫”。而“巫”本身还是甲骨皲裂的样子。这样隶书的“無”就可以理解了,上面“廿”下面“木”这是草练子形象的隶化,上面“卞”字头下面“人”或者“大”这是“大”字的分解后隶化,它本身还是“舞”。“舞”字的下半部分是两只脚一前一后,是手脚并用的,来形容“舞蹈”更形象一些了。至于在“無”的隶书里的那个“亡”字,它起到了声旁的作用,提醒大家这个字念“亡”;而且也有义部的作用,区别了“無”和“舞”的不同,“無”这个舞蹈是和死亡有关的,或者说是跳给死人看的。查《康熙字典》中说秦朝以前“无”“亡”同音,都念“无”;秦朝之后人们把“亡”字讹念成了“王”,以后就一直这么念下去了,嗯,这个讹念也有一定政治味道的。
  在《甲骨文小字典》中“无”和“亡”的写法都是一个人歪在那里的样子,侧弯着身子,伸着胳膊,手里还拿着一个东西,我想可能是陪葬品。这个形象跟“亡”字的篆书隶书很相像,可是和“无”字的篆书差别还是很大的。
  我认为《康熙字典》中说到的“天屈西北曰无”这个说法可信,而且在《易经》中也是使用的是这个“无”字。《康熙字典》给出了一个例子是《乾卦》:“无咎”。《西游记》里经常提到“天缺西北,地亏东南”,这是和早期中国人对地理的认识有关的,从而得到了“世界上没有什么是完整的”这个朴素哲学。《康熙字典》中说到秦统一之后废掉了“无”字,一概用“無”,又用了一个与“無”近义的“舞”字来代替“無”字,我想这可能与秦始皇的某些想法有关吧,他可能认为“天”是不能缺的,否则自己的权威性就不能保证了。而在秦之前,“无”“無”这两个字是各司其职的。之后佛教在中国流传出现了“南无”,读作“nāmó”,此时这个“无”字又回来了,可一直到中国流通简化字“无”才恢复了自己的本义,代替了使用了两年多年的“無”字。所以在行书草书里没有“无”字,只有“無”字。抄佛经的时候大多用楷书或者隶书,所以“无”字的楷体和隶体还是能够找到的。
  那么“旡”字是什么呢?这是个怪字儿,查《现代汉语词典》和《古代汉语词典》都没有这个字,查《甲骨文小字典》也没有这个字。可是以这个字作为偏旁部首的字又有一些,比如说“既”“炁”,以“既”为字素的还有“暨”“塈”“概”“慨”等等。后来我在《康熙字典》里找到了这个字,音“寄”,是“食顶逆气”,就是打饱嗝儿的意思。估计是这个字儿不雅,文章里使用的就不是很多了。《水浒全传》里在描述九宫八卦阵的时候有“三炁”“五炁”等等说法,“炁”音“气”,是“气”字的异体字。具体为啥有“三炁”“五炁”这样的阳数气之说,我还得接着考查了。“旡”字不常使用,但是从《五体书法字典》中看好像写“旡”字的人很多,恐怕是在草书行书中都用“旡”字代替“无”字了吧。所以我感觉行书中写“无”似“旡”也不是很大的问题了。
  顺便说说“元”“允”“充”“久”的写法,查《五体书法字典》,“元”上面的那一横原作“撇”,实际上是“卞”字头。“允”上面确实是“厶”字,行书草书中那一“点”是不能简化的。“充”下面不是“允”字,没有右边的那一点,那一点是行书楷化时后加上的。因为“元”“允”“充”在行书写的时候很容易和“久”字混淆,查“久”字篆书是上面一个左边开口的“口”字,下面一捺,具体为啥我也不知道,但可知在写的时候第一笔“撇”尽量不要连笔,而且那个“捺”可以化作“点”以示夸张。

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