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黑蓝”与“80后”的议论
我原来去黑蓝大多是想试试我的运气,说不定能够碰巧看到一篇儿不错的文字,品尝一下什么叫小概率事件,不过好像我的运气一直不太好。原来那里有不少我的老朋友,后来也没有了,也看不到新朋友。2000年的时候他们来信问我是否愿意当编辑(还是版主?),我说给我看看你们的文章,他们给我发了一个网址,看了两篇儿之后我就推辞了。现在,我已经有快三年没去黑蓝看小说了,那地方太让人寒心,又黑又蓝,我现在也不好对它置喙。黑蓝的“视觉”版还是很好的,多少有些审美价值和劳动量。
前两年我跟几个90后的小说爱好者们聊小说的时候经常拿黑蓝打比方,劝诫他们:写小说首先要做到“人说话”,再试着做到“说人话”,最后你才能成为“说话人”。
嗯,后来小狼、默克、雷文他们从黑蓝出来辗转了几个地方后做了“万语”,有些朋友劝我去那儿看看,说挺热闹,都是大牌儿。我去过四五次,都是因为有具体的事儿,没事儿不去。我现在对于“卡卡族”(崇拜模仿卡尔维诺卡夫卡博尔赫斯马尔克斯马尔库赛纳博科夫等等西方小说作者的一类作者)的小说不感兴趣,小说没必要做盗版,中国的盗版已经很多了,精神领域的盗版看了总会让我感到悲伤。
我觉得中国文学史上的“先秦”“魏晋”“唐宋”等等这样的时期划分是很科学的,这些文学作品确实可以用断代的思想去归纳和研究,而且也方便整理出通代的发展脉络。而按照80前后这么划分,我没觉得有多科学,文字上没有质的区别,而且往往还会局限住自己的文学视野。而且我们所说的80后的一些文章我也看过不少,除了文学功底不强之外(或者说文学基础不扎实?),我没看出更显著的特点。其作品的意识形态表达基本仍旧维持在新文化运动晚期(也就是解放后反右前)的那个阶段,而从60年代到80年代这段时间的手抄本文学艺术在现在来看基本是被人们忽视或遗忘了。80年代初期确实有一阵思潮,作品语言迅速欧化,表达思路也受到西方影响很重,嗯,但那些不算80后的创作群的作品。这个思潮之后就是不断的余波,现在的年轻作者更多的是模仿,也算不上是自己的文学,更谈不上民间文学、民族文学的高度。这段时间倒是有一些年龄较大的作者写出来的东西充满了对文学突破的勇气,可我感觉他们的文风离成熟的风格仍有一段距离。
我认为什么时候人们对于西方思想习以为常了,运用自如了,深入到生活中的细枝末节了,在这种稳定的情况下,才可能会出现一种的新的文风吧。或者说人们的中文文学基础已经非常扎实了,运用中国字来表达可以随心所欲了,再联系一些时代的新思想新观念,联系一些自己对中文表达的研究成果,此时才能出现一批属于作者自己的文章。现在提这个貌似还有些早,仍旧有一段不算很长的路要走。现在提什么几〇代的去标榜什么,还有些心急,有些盲目乐观。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时间
07:51
<< 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