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八月 08, 2007

《圣经》读后感

  看完了《圣经》,原来还有很多话想说呢,现在要写大读后感了却不知道从何说起了。这本《圣经》是我哥哥的,他可能也没怎么看。我搬家到房山的时候收拾我家的书架看到了这个小本儿,就一并的带到房山来了。从去年八月份开始看,到现在也把月份了,看了整一年,中间多次走神儿看别的书了,否则去年就能看完了。平时就把这《圣经》放书包里,去饭馆等菜的时候,公共汽车上,时不时就拿出来看看,呵,这个道具也很助我装逼的。
  这么厚的一本儿书,这么小的字儿,又花了这么长时间,能够记住的东西就很有限了,而且能看明白就很难,我又是追求一次性看明白的,不过现在想来,《圣经》里仍旧有很多地方让我解释起来吃力。但凡是自己解释吃力的,那就肯定是自己没有完全明白。嗯,我也不想再看第二遍了,可能以后会有些地方要从这里查找,到时候再翻翻,但肯定不会再看第二遍了。能够看出一个大概感觉我觉得就成了,我看《圣经》的目的也不是为了信仰基督教天主教,如果说我现在信了,那肯定是看此书的意外收获,不是我看此书的本初目的。我是为了能够更好的理解西方的历史、思想、文化而看此书的,是为了找到东西方宗教的某些共同本质而看此书的,是为了搞明白当今世界的某些文化现象而看此书的。当然也有这么一个心理,就是学习《圣经》的思想和文字形式,以便于能够对西方文学做出更实际的解读,也为了我自己的写作的丰满作出一些努力。这些收获我心里有数了。我明白了《雾都孤儿》和王尔德的童话,还有《铳梦》总体结构设计,以及大部分西方音乐主旨,因为篇幅限制,这些以后再说吧。关于《圣经》的思想问题我这里也不多说,不太容易说,也以后再说吧。说说我的意外收获和文学方面的感受。
  可能真正独立的把《圣经》认真看完的人并不是多数人,因为其涉及到了宗教,是意识形态问题,会使人在看之前就戴上了有色眼镜。相较其他的西方文学作品来说,《圣经》可能与政治的关系太明显,所以对西方意识形态报有承建的人或者对宗教有神论报有承建的人是不会轻易的细看此书的,他们还怕看完了自己的思想就被玷染了,自我迷失了什么的。目前很多的人选择不信教,选择无神论,实在是官方宣传的政绩,如此的远离、避讳,也是一种迷信了。终归《圣经》本身就是一个解读人性的很好的文本,也是打开文明历史之门的很明显的钥匙。“经”么,一部“经”就是一个文明,是文明大方向的东西,因为有人信它,并且按照它的文字去做了,才把它们称作“经”的。没有“经”的宗教除了形式之外就什么都没有了,其生命力和影响范围也定不会持久和广泛。《圣经》相较之下是很好看的了,神话故事、历史事件、别人的评述、感慨、诗歌、抒情、议论什么的一篇篇分门别类的整理得很细致,粗看有粗看的收获,细看有细看的嚼头,这是花了大力气做出来的精美的东西。
  《圣经》中文版一本一千二百多页说来说去就是在说一个“信”字。包括信什么、怎么信、信了会如何、不信了又会如何、信与信之间的态度、信与不信之间的态度、不信与不信之间的态度、信一与信众之间的区别、信我与信他之间的区别、信的程度和等级、信的分工、信成什么样子了才算是真信、假信又是什么样子的。可以说《圣经》把这个“信”字说得非常透彻了,而且用的表达方式很活泼,精彩纷呈,文学水平是相当高的。如果《圣经》不是神写的或者人受到神的感动而写的,那就一定是那个民族好几代人的思想与智慧的结晶了,是人类心智的重要纪念,这个纪念本身就是有价值的了。
  《旧约》比《新约》在文学性上要好得多,也就因此要好看得多了。《旧约》里人物性格的刻画,语言表达的技巧,人物情感的发挥都是让人过目难忘的,是上档次的东西。而且除了少数几章是传教先知的解释之外,几乎全是叙述,而叙述又不是纯历史场景的描写,而是带有一定思想引导指向的有所为有所部委的叙述,而且用了大量的修辞,以至于如果不进行周密的文本分析、大量的解读工作,就很难充分的理解其中深刻的含义,从语言到结章几乎都用了修辞,这一点《新约》中也明白的承认了。《新约》中大量的援引《旧约》中的句子,也可看出《旧约》修辞的力量是很大的,当然也有内容继承的关系在其中起作用。我感觉解读《旧约》的工作量要比解读《新约》的要大很多,而这个建立在纯文本基础上的解读过程给我了很大的乐趣,不仅是因为《旧约》的章节多、字数多、事件和人物繁多,最主要的是因为其中的议论非常好,以至于文本的张力极大。《新约》中除了四大福音、《使徒行记》和《启示录》是记录之外,其他的21章都是传道书信,都是说教,很直白很生硬很没文化的。而四大福音看一个就够了,内容几乎一样。《旧约》则不然,真是做到了事无巨细,完全的信任读者的智商,相信读者的语言分析能力和记忆力,相信读者自身的行为能力,《旧约》是很尊重人的,不像《新约》中那么把读者当成不懂文学的小孩子了。《新约》给出了《旧约》中若干段落的正解,这是《新约》的最大魅力,而大部分的《旧约》内容解释我感觉《新约》的作者并没有胆量全写下来。在古代的智者们都没有胆量的事情,呵,我就更不敢妄断了,只要心里明白有自己的一个主意就成了。
  若把《圣经》看成是一部小说,那么其主要线索就是十诫,《新约》在十诫的基础上有一些理论上的发展,而这个发展深化却不是《新约》的主要内容,《新约》只点明了或者说比《旧约》更加明白的反复强调了“信”这个字。《新约》把《旧约》最终发展到了“爱”,从“信”到“爱”,这个是《新约》最重要的贡献,也是新旧两约的最大区别。
  《圣经》里充满了智慧,尤其是《旧约》几乎是句句都是智慧!知识倒是不多,智慧太多了,是为人的智慧,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智慧,其智慧的密度我感觉不亚于后来的哲学或者理学著作,而且读起来却要比哲学理学要轻松有趣味得多了。《新约》里的智慧要少一些,有一些对《旧约》的解读上是很能看到作者功夫的。
  有时,我真的感觉《旧约》不是人写的,可能是神写的。呵呵,我特佩服它。

标签:

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