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八月 16, 2007

《音乐理论基础》读后感

  看完了李重光先生于1962年写成的《音乐理论基础》一书,呵,听了那么多年音乐了,如今是第一次看乐理书,还是入门级的。因为此书成书较早,又受到了当时社会习俗、政治文化的影响,其中介绍的音乐理论也就是明显赶不上当时的时代了,民乐和苏联音乐占的比重较大,也有当时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也有少部分是早期德奥的乐理成就,至于美国英法北欧等的则只引用了很少的几篇比较经典的谱子。另外,作者对于二十世纪西方音乐中的理论革命似乎也很反感,认为无调性、不协和音程和和弦等音乐是根本不可能存在的。而此课本目前仍然被音乐中小学校沿用,只是对内容稍做了一些补充和修改。我现在看完的是1962年第1版第26次印刷的版本,说明当时李先生交的那份儿作业到现在仍然有一定的使用价值。我是拿此书作为科普用的,并且我感觉看此书已经能够很好的达到科普的目的了。终归乐理中涉及到古典音乐的概念是历史是板上钉钉的了,所以不管是当时出书的社会风俗政治文化背景如何,知识是没有党派国界和阶级的。
  因为是基础性的书籍,其中内容就也没有多么深奥和复杂了,很容易理解,并且李先生讲得很清楚明白,举例也是不厌其烦琐,早年出的科普书就是这点好,非常踏实,非常耐烦,非常为人民服务,所以我用两天的业余时间就看完了,也弄懂了60%。嗯,因为手头没有钢琴和音像资料,对某些乐理的感觉也定不会直观,不过,我想如果参加考试的话,及格应该是可以的,所以说我理解了60%。我看此书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以后再这音乐的时候能够得到更丰富的享受,倒也没有想过去识谱、演唱或演奏,或者去作曲。
  书中主要是说五线谱中的各种概念,音程、调性、旋律什么的,及此些概念间的关系,概念的性质,也大概讲了一些音乐技巧,操作概念的技巧等等。在此书最后的附录中介绍了简谱和工尺谱。因为用谱子来讲解音乐很直观也很书面化,所以我还感觉此书实际上是在讲“乐谱理论”,而非纯粹的音乐理论。
  从此书中我感到音乐中最伟大的划时代的创举是人类发现了“C”这个音,以及“C”到“C1”的八度循环。此发现我感觉要比数学中发现“1”这个最小整数的意义和难度上要大得多,可惜此书不是人类早期音乐发展史,也就没有介绍这个“C”是如何被发现的。问题是全世界无论哪个民族好像都不约而同的找到了这个“C”,只是叫的名字不同罢了(或许在音准上也有一些不同吧),在简谱中叫“1”,Do,在“工尺谱”中叫“上”,在中国民乐理论中叫“宫”,但都是指这么一个基准音,然后按照是否和协、悦耳,慢慢的找到了DEFGAB,又认识到了八度循环,只是各个民族中后来的认识途径及音乐风俗不同,才衍生成了各民族音乐那丰富多彩的调式体系。我想这可能是一个自然现象,是人类耳朵、听觉系统构造所决定的本能吧。对于还能听到次声波的猫、狗、海豚,可能它们的音乐体系就会与识别音域较窄的人类的音乐体系大相径庭了。
  比较精彩的是后来的理论上的建设和发展,我感觉人类在此中充分发挥了他们的客观科学精神,并没有完全的被自己的情感和喜好所左右。这个我也有切身体会,当年我在大学时组建摇滚乐队,当时我还不知啥叫乐理,只是听了几盘儿磁带就心血来潮的模仿、试验和突破,纯粹是瞎子摸象式的玩儿,但在作曲的时候也发现了不少有意思的音级、音程的现象,于是就有意识的在自己创作的旋律中加入这些自己的发现,渐渐的就形成了乐段、调式、曲式,当然这些概念是现在才知道的,而且我还发现当年做的很多试验在这些经典理论中早就有过详细、完整的总结和阐述了。呵,说来年轻的时候也到底没有反叛出来个啥,若说有反叛也只是形式上的不羁,在本质上就是保守了,无思想突破的。如今感到了无知的可悲,感到了了解一些理论是多么的必要,也觉得自己当时的作品是够傻的,更加崇拜巴赫了。不过还好,正因为当时的心血来潮吧,我也较早的对音乐本性的东西有了感性的认识了,如今看乐理上的书倒也有几分亲切感。
  后来的理论建设就是从最简单的“C”音生发出来的,而且几乎每一处小的形式表现都有特定的名字,相比之下,西方经典音乐理论的命名还是很直观很系统的,体系内是可推论的,这一点可能就是其成为目前世界音乐共同标准的一个原因吧。由于有了系统就有了可拓展和衍生的巨大空间,虽然其概念不像中国民乐那样实用、具体、简练、指定性强,五线谱往往还要动脑子细推导反应一下,可是它是活的,是可以有很大灵活性的,是可以完全的解释几乎所有音乐现象的,以至于我也觉得五线谱是挺先进的。而且从书中还可以知道,目前的五线谱是国际音乐界对欧洲古谱进行修改后的样子,也就是说它也不属于任何一个民族,而是音乐界所共有的。20世纪的音乐理论中又发展出了“微分音”和“音块”等形式,如此,我想可能会有那么一天,五线谱是可以说明、表示人类的所有音乐现象的。
  目前还有两种重要的音乐形式是五线谱说明不了的,一种是电子音乐,直接利用电子元器件,通过利用电流形成的波形、回馈、声响做出来的音乐;另一种是采样音乐,包括大自然中的各种声响及行为造成的声音。因为此些是不用演奏和演唱的,要谱子也是多余。不过如果分配音色的话,也很难说不能用五线谱来表示,只要找好音准我看就没问题。
  我觉得从实用的角度上来说,给乐器以专用谱子可能更好些,五线谱进行理论研究的用处可能会更大一些。
  嗯,这个音乐概念啊确实是非常之多,《音乐理论基础》中平均每一页都会出现两到三个新概念,而这还只是基础理论呢,就算是基础理论,有很多列举李先生也说了是不完全的。给我感觉有点儿像各行各业中的行话,而别名就有些像黑话了。不过几乎所有行业都有自己本行业的专业术语语库,或许这就是文明吧。但我总觉得概念太多了会局限或者妨碍此专业的发展,也会耽误行业间的交流的。专业术语的文明现象的存在和发展多少都有些行业自我保护的意思在其中吧。不过,我认为如果出现了可以跨行业的通用术语的话,可能会更文明一些,至少会促进行业间的取长补短,不知道,我的这个想法或许也是自私的。
  从一个音到很多音,到音与音之间的关系,到音的联合,到联合与联合之间的关系,还有音的复合,也有复合与复合之间的关系,然后是关系与关系之间的关系,为了用声音来更好的表达,人类如此一路走来花了多大心血啊!有人搞理论,有人用理论,有人作曲,有人奏乐,每一次都前进了一小步或者一大步,总之是一步,一步一步的从几千年前走到今天,还要走下去,只是为了寻找更多的快乐。啊,我又一次感到了人类文明和智慧是伟大的了!
  可如果爆发了核战争……只一瞬间这些这许多就化为乌有,所有的都化成了尘埃和蒸汽……它又是多么的脆弱而渺小啊!——突然又感到无意义了,突然又想到了爱情。
  和繁衍。

标签:

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