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兰经》读后感
看完了《古兰经》,这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4月第一版,马坚翻译的。在看的时候我曾经无数次抱怨,向我的朋友、师长还有家人抱怨,这本书是如何如何的烦人,车轱辘话来回说,没有故事性和趣味性,而且完全依附于《圣经》的部分章节,在我当时看来是毫无阅读价值的东西。所以我看得也很快,只记住了大概意思,具体的语言因为重复很多,也大概记住了。现在看完了,我再回首我花的这段时间的阅读,却被感动了,是那种从心底被感动了。我想跟朋友们说,如果你有些一些文学底子,你就来看看《古兰经》吧,我非常推荐你看看这本好书。对于文学经验和文学知识较贫乏的人来说,我很难保证他们会把这本书看完,或者能够看懂。
在读《古兰经》之前一定要先看《圣经》,至少要对《圣经》的内容有一些大概的了解,比如说所罗门的《箴言》和大卫的《诗篇》是怎么回事儿,比如说《创世纪》《民数记》《申命记》《出埃及记》这些的故事梗概,以及四大福音书和保罗的那几本书,这些是一定要看的,如果有可能还要弄明白,这些《圣经》中的书到底在说些什么,如果弄不明白,在读到《古兰经》后面的章节时就会感到不知所云了。《古兰经》前面的几个章节部分的叙述了《圣经》中的故事,有些是添枝加叶的,比如说《古兰经》中说到的很多《出埃及记》中的细节问题是和《圣经》不一样的,如果单看《古兰经》可能就会对其后面的章节发生迷茫,因为其后面的章节中所列举的事情有些是在前面并未具体说到的。如果有可能,我觉得把《旧约》中的《历代志》、《列王记》和《士师记》,以及后面的众先知书也稍作阅读一些,《古兰经》中对这些历史也作了援引,很少,如果要细研究《古兰经》的话,就要重视了。
《古兰经》的思考和《新约》的思考类同,但表达方式是不同的。《新约》是建立在人的叙述前提下的,其中的众使徒书就是完全的人的所为了,说了他们看到的神迹和感动之类,以及具体的法典式的劝诫。《古兰经》是建立在上帝的叙述前提下的,其中除了大部分章节的前后部分是穆罕默德的感叹之外,几乎都是用上帝或者说真主的口气写的东西,其中是有霸气的,很类似于《旧约》后面的几个章节的口气,但是相比要有逻辑性得多了。
如果想从《古兰经》中挖掘出独特的故事我感到是很困难的事情,他更像训诲、议论和演讲。确实是有叙述的文字,而这些文字很简短明了,并不涉及艰深的修辞学,然后就是以这些叙述的文字为起点发论,这中间就有丰富的修辞学了,密度很大,并且除了最后几章短小的之外,几乎所有的章节都是每一句话都要详细分析的。我在阅读的时候发现了大量的字面意思和修辞意思不统一的现象,也就是说话里有话,这势必会增加理解和阅读的难度。它从感情上来说是非常直白的,很纯洁,随便找出一段话(注意不是一句话,这个将在下面说明)来都可以让自己的心灵瞬间纯净,这是这个文本最让我佩服的地方了。
《古兰经》的修辞学很独特,而且我认为它也因此而显得确实很伟大,或者说是一个高尖端的文学读本。它的每一句话的表述都很明白,而且是简单易懂的,纯朴的,没有任何修辞的。因为在我读的这个版本的《古兰经》中白寿彝先生、马坚先生和马存真先生已经反复说明了此书诞生的严谨和珍贵,是经过了半个世纪的翻译和推敲出来的,是在中国当时已经存在的几个翻译版本的《古兰经》(从清朝到民国)的基础上完善且独立工作出来的,所以依据于此,我相信我读的这个汉语版本是可以用来分析其中文法的。马坚先生在翻译的时候无疑也注意了诵读上的问题,注意到了汉语语音学和阿拉伯文《古兰经》之间的融合,这点可以说是任何翻译《古兰经》的人都必须慎重考虑的事情,“古兰”的本意就是“诵读”。嗯,《古兰经》的修辞是在句子与句子之间发生的,它是以句子为单位的文本,而且更高级的是在段落与段落之间、章节与章节之间发生修辞关系,这个难度是很大的。我所考察过的近现代文学作品中,无论是中国的还是国外的,大多还是把修辞局限在句子内部,或者短距离的段落章节,大段大段长篇的修辞是罕见的,而且能够把段落修辞搞得像《古兰经》如此花样繁多的文本据我的阅读来说就没有了。这是《古兰经》的文学价值所在,这是需要作者有充分甚至过分的耐心和心机才能做到的,中国古代的文学中也有如此的修辞,但从篇幅上来说要比《古兰经》简短得多了。《圣经》中也存在如此大篇幅的跨段落章节的修辞现象,不过通看《圣经》就会发现,《圣经》更注重内容的启示性,而对于修辞并不是一贯坚持的,这与《圣经》文本的创作方式有关,它并不是在相对短时间内由某一个团体独立创作的。《古兰经》是通过修辞而不是通过结构和形式上的安排来保持全文统一性的,这种修辞美学使它在文学上是珍贵的。还不仅如此。
还有语音学,因为我手里的版本终归不是阿拉伯文的,所以我就不探讨了,仅就马坚先生的工作来说,他对阿拉伯语的语音学的认识无疑是卓越的。比如说此中文版本中的长短句(这与语义的缓急配合是细腻的协调的),标点符号所表达出来的停顿和铿锵,对于排比句式的语气柔和化(这就我的写作经验来说是很难做到的,有很多文本的排比柔和是建立在损失了语义强度的基础上的,也就是说柔和了也就粘滞了,这在我看来也是不成功的句子),还有汉字使用时平仄字的选择。马坚先生在韵律上并没有强求什么(他做到了节奏的协调),这个在《圣经》的中文版中也是如此的,可能这就是翻译作品的先天弱点吧。
为了方便诵读,《古兰经》在句群中还加入了给人们喘气的句子,比如说“真主是至慈的,真主是至赦的”,“真主是全知的,真主是万能的”,这些话,以及长 篇章节最后的那句总结。使用这些句子在诵读的时候会舒服很多,而且加强了语义,不过这是以牺牲段落文意的连贯性为代价的。《古兰经》的文意跳跃得厉害,从 一个意思到另外一个意思可以毫不给出预示的跳过去,而在跳跃的时候往往就可以使读者理解到整体段落的本意,这种跳跃有些时候是发生在句子与句子之间的,也 有段落之间的,也有章节之间的。我认为“语义跳跃”是打开《古兰经》之门的一把钥匙,而且这无疑增加了《古兰经》文本的精致性。
《古兰经》用的文法很简单,这是读起来显得枯燥的一个原因。它的文法大概是这样的,它并不讲求严格的语义逻辑和分析,也没有分析上的铺张,只是告诉大家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等等这些简单的类似于列举的议论,而且这些内容是有大量重复的,我想可能是穆罕默德每次演讲时不得不做的反复强调。前面说到了《古兰经》是利用成段的话来制造意境的,所以如果以段落为单位来领会其中的美妙就容易得多了,而且此时你会发现这种美妙已经和自己的心灵发生了共鸣。这种写法本身的风险就很大,你并不能保证所有的观众都能够看完一个段落,来体会你的这种写法的美妙。《古兰经》在这一点走得更远,它的内容本身就是非常抽象、虚幻甚至幽玄的,如果不大声诵读的话,还真不一定能够看得下去。我是不想背下来,虽然我感觉这并不难,它很美,美就是动力么——主要是我看完了《古兰经》之后相比较我更喜欢《圣经》的那种丰富多彩暗藏杀机的文字。
《古兰经》的内容在意识形态上其政治性要比《圣经》浓厚得多,所以表达张力不如《圣经》尤其是《旧约》那么强大,《古兰经》给人们一种不容阐释的表象,而《旧约》则简直成了可阐述性无限大的文本典范了。《古兰经》的政治性比《新约》要浓厚,虽然都有说教的成分,不过《古兰经》是完整的自成一体的,而《新约》中说教还有一些《旧约》中大卫《诗篇》所罗门《箴言》的痕迹,是《旧约》的发展,也就是说是有依附性的。单独看《新约》会遇到很多不好解释的论断,比如说“教友之间的爱”这些,而《古兰经》中则是通过法典般的严密的论述断绝了观众的阐释可能。另外《古兰经》中有琐罗亚斯德教(拜火教)的痕迹,它承认有众天神,同时又说众天神也是真主造的,所以不要信仰众天神,而要信仰真主。另外还在末日描述中完全的使用了“火”,就是叫“火狱”。《圣经》和《古兰经》的区别在于,《圣经》相信天国,它更注重的是说死后升天,《古兰经》并没有说到后世和天国,而是说“复活”,这是他从耶稣的故事发论出来的,而且成为了《古兰经》论点之一。《古兰经》用了“复活日”“重要的日子”等来代指《圣经》中的“末日”。而且《古兰经》的很多教义是反对《圣经》的,它把《圣经》的信徒分成两类,一个是读天经的,一个是以物配主的。其中“天经”就是“圣经”,说白了就是反对教条主义。这与当时的历史有关,当时只有天主教,还没有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也就是说还没有出现新教,我们中国人说的“基督教”,当时还没有。天主教里《圣经》的阐释权是在天主教教会中,其他人不能阐释,而且如果要阐释《圣经》你就要出家当僧侣,《古兰经》并不反对出家这件事儿,它是反对天主教的各种形式主义作风,这也就是在后来出现新教之后,伊斯兰教和新教之间并没有很大冲突的原因所在,《古兰经》是以身作则的鼓励大家理解《圣经》的。相比“读天经”来说,《古兰经》更反对“以物配主”,可以说是深恶痛绝的,“以物配主”简直成了“不得好死”和“复活是进火狱”的代名词了。《古兰经》认为最明显的以物配主的行为是说“耶稣”不是人而是神,这相当于是用真主所造的来代替了真主,当然在最后的几章里《古兰经》作出了不明显的微小的让步,它说你信耶稣可以,只要你是通过耶稣来承认真主的万能就没问题。当然它也同《旧约》一样反对制造偶像,它是支持《十诫》的,《十诫》在《古兰经》中叫《讨拉特》,而之后《新约》中说到的法典(实际上以色列列王与上帝定的约定)在《古兰经》中叫《引支勒》,这两部法典是各《圣经》宗教的基础,离这个基础越近,就越有说服力。
《古兰经》的内容的一大特色,或者说是修辞上的特色,是广泛的使用对比。大概如下:《圣经》中说到信上帝的人和民族的故事和不信上帝的人的民族和故事;信的民族的结果和不信的民族的下场;信的人都做什么说什么,在经文中多使用“你”“你们”来叙述,不信的人都做什么说什么,在经文中多使用“他”“他们”来叙述;信的人要怎么做,不信的人会怎么做;信的人在复活日会进入下临诸河的乐园,不信的人会进入火狱;乐园是什么样的,火狱是什么样的;在复活日那天,乐园是什么样的,火狱是什么样的。大概如此。从中能够窥见当时阿拉伯文化的一斑,他们认为什么是美好的,什么是恐怖的。《古兰经》另一大特色是男女的极端不平等,最典型的是其中有几个章节说到了“说真主有女儿是对真主最大的侮辱”这个意思,它不说女人是人,而代之在文字中说女人是男人的同类。这点是和《圣经》有明显区别的,《圣经》中有类似于列女传的章节,虽然也是有性别歧视的。而且《古兰经》中利用真主的身份使用了诡辩,因为我是真主,所以我知道,因为你不是真主,所以你不知道。这个意思在《圣经》中也有,不过说得没有这么明目张胆理直气壮天经地义罢了。
《古兰经》是对《圣经》的一个阐释,一个发展,是宗教民主化的一个表现。《古兰经》中的真主、尔撒、麦尔彦、努哈、易卜拉欣、穆萨等等人名分别为《圣经》中的上帝、耶稣、玛丽亚、挪亚、亚伯拉罕、摩西等等人名的阿拉伯音译,还有其他,可以慢慢考。他们都发源在现在以色列阿拉伯两河流域地区的宗教文本,看来上帝确实偏爱那里,频繁的在那里降先知,以色列人在的时候就用希伯拉文,阿拉伯人在的时候就用阿拉伯文,而且都形成了他们本民族优秀的文学读本。既然是同源的,可为什么在教义上有很大区别呢?而且越来越趋于政治化了。这可能是上帝自己的事情了,我原来在读《圣经》的时候就说过上帝是没有准主意的,它经常自己打自己嘴巴。人们认为最高神是永恒的,实际上上帝也是活的,它也在思考,既然思考了,就一定是运动的,运动的就不会是永恒的。如果上帝不思考,那就没有这么多美妙的经文了不是么?
伊斯兰教诞生之后的宗教界故事我还要进一步阅读《世界宗教全书》来进一步考察,我希望能够通过研究这些历史和历史文献来得到人类意识形态发展的宏观图景。
嗯,以我今天在“月水社”的发言来结束这篇读后感吧:
原来贝多芬指挥过海顿的交响曲,可惜那时候没有留声机,这可能是音乐界最大的损失了。贝多芬是目前我发现的最理解海顿的人。20世纪的演奏者和指挥家中能够理解贝多芬的就很少了,几乎没有人理解海顿。而到了21世纪,理解贝多芬的也没有了。
很多牛逼的音乐,因为是历史上的,所以他们终要回归于历史。现代作曲家们确实就是为了给现代人服务的,任何时候的艺术家都是为了给活着的人服务的。说什么要搞超越时代的艺术,这本身就是违反历史逻辑的放屁。我们在欣赏历史上的艺术作品,永远不会用完全的历史逻辑去理解他们,而多少都是用现代的逻辑。即便是从中发现了美,也不会是充分的,是肯定有残缺和不满足的。
艺术领域中始终存在着这种悲伤,这也就成了艺术本身的感情基调了。这种悲伤,与其说是为了慰籍人类的生死,不如说是在感激上帝。从而,艺术和神学始终没有分开,只不过从原来的显性的变成了现代的隐性的罢了。
还是应当感谢现在还活着的艺术家们,是他们为我们活着的时候能够感触到的世界带来了欢乐。不管这些艺术家的水平高低,因为等他们死后再过很多年,人们将无缘来享受我们的现在了,他们将享受他们的时代。由此我感到了我搞理科的荣幸,因为人类文明的历次更迭,只有数学是在不断的进步的,并没有被文化所摧毁。
我并不是说希望每个人都来信仰上帝,只是当你信仰了他,你就成为了永恒的一部分了。因为上帝的本质就是被假设出来的永恒。而且这里有这么一个逻辑,就是人们假设上帝是永恒的真。是假设出来的真,虽然他的存在基础是假的,但是他的属性是真的。这就是理想么。用真假这个伦理学和逻辑学来分析宗教,你会发现宗教的共同性质,他们的统一性和同一性,以及普遍性。人类总是会流传下来美好。
标签: 读后感
时间
16:24
<< 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