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外传》读后感
看完了《贝多芬外传》,日本的近卫秀磨著,李哲洋译,民国六十四年出版的一本内部资料,出版社和版本不详。这本书是我从月水社黄钦那里得到的。这本书后半部分我还没看,是附录了一些其他的关于贝多芬的文章,著者和译者都不同了,所以就在没有看的情况下写这个读后感了。这篇文章写得太好了,翻译的也非常的好!已经很久没有看到这么棒的译文了,而且看得出,李哲洋先生在翻译此文章之前也做了大量的调查工作。关键是感情,文字的感情,我不知道这是近卫先生的手笔还是李先生的手笔,能够如此感人的文字即使是看小说也是很难看到的。文章的日文名字叫做《贝多芬的人间像》,在序言里已经解释明白了,“人间像”在日文中的意思就是“作为一个俗人的样子”,这也就是这本书主旨,不说音乐,只说生活,或者说是关于贝多芬的小道消息八卦新闻之类的汇集,然而在读此文章时贝多芬的诸多音乐却不断的在我耳畔回响,一次次的被感动,一次次的以深呼吸和热泪盈眶来表达我对这位高人的敬仰。
这段时间我好像是经常的被感动,也不知道为什么,感动我的作品都赶到一个时间来折磨我的泪腺了。以前从未感到的那种程度的高尚现在却无时无刻的缠绕着我。
这篇文章的珍贵还在于其中使用了大量的原始资料,有贝多芬耳聋之后于别人进行交谈用的记事本上的对话记录,有十几副贝多芬不同时期的肖像和画家的记录,有很多人的回忆录,还有从接触过贝多芬的人那里打听来的消息被记载下来的文本,总之没有空穴来风,而且作者还对有矛盾的文本进行了比较和分析,还附有大量的维也纳及周边乡村的图画和照片,所有的都是有根有据有板有眼,按说如此的不带感情色彩的研究性文章也就不会有什么感人之处的,可仍旧是太感人了,我想这可能是贝多芬本人的人格力量了吧。
从目录里大概就能够看出这篇文章都说了些什么:
一、贝多芬的风采、习性、穿着
二、贝多芬的肖像
三、贝多芬的饮食
四、酷爱大自然的贝多芬
五、时常搬家的贝多芬
六、聋子音乐家
七、莫扎特与贝多芬
八、贝多芬与舒伯特
九、乐圣的临终
我不知道作者在选择资料的时候是否有什么感情倾向性,不过我从阅读中并没有感到这一点,里面涉及到了大量贝多芬的糗事,行文中用的词也不避讳贬义,而且很少去做有什么倾向性的抒情感慨或者说教,都是非常客观的。由此一个有血有肉的贝多芬就出现在这篇文章里了,是真实的样子,但又不是我们平常能够见到的人的样子。不知道是否有有关贝多芬的电影,不过我感觉如果按照此文章拍一部电影的话,是写实的,同时也是非常震撼人心的,如果再配上贝多芬的音乐,那么其魅力是无法估量的。李先生在翻译的时候很好的抓住了行文的语气,不紧不慢不温不火,娓娓道来,通篇除了引文之外几乎看不到写作的痕迹,把思潮翻涌心情跌宕都留给了读者去慢慢品位。你看到的是一个个通过别人之口得到的影像,你观察这个影像,然后自己做出判断。如此,很尊重读者。
可以说你看完了这篇文章之后不会对欣赏贝多芬的音乐有什么直接的帮助,但现在我正在听贝多芬的第四钢琴协奏曲,嗯,当我念及这个作品是这么一个人写出来的的时候,其体会就更丰富了。如书中所说贝多芬的创作高峰时期正是在他失聪之后,失聪改变了这个人,改变了这个音乐家。当我看到说贝多芬失聪之后演奏钢琴因为掌握不好轻重音而被当时的人们嘲讽的这段时,我很沉痛,当看到他的听众在这种情况下仍旧欣赏的时候,我也随之肃穆。
其中有一段是写贝多芬自己指挥《贝九》的,那是《贝九》的首演,指挥温劳夫主挥,贝多芬站在他的后面一同指挥。他通过观察弦乐手琴弓的动作推测作品演奏到哪里了,从文章中的叙述来看,当时的贝多芬在指挥台上就像一只激动的猩猩;他听不到自己的作品,可是他强烈的信任自己的作品,他当时就是在对着乐谱发疯。当然演奏者们都在看温劳夫的指挥,所以才不至于混乱。直到最后演奏完了,那是满堂的持久的掌声,这个感觉我在《这个舞台》中也说到过了,贝多芬并没有听到有人鼓掌,他只是背对着观众直直的站着,眼睛凝视着上空,良久,唱欢乐颂的女高音扶着他肩,掉转,他才看到了自己的成功,观众久久没有离席。
贝多芬的风采可能只能存在于文字与想象中了,虽然后世也出现过不少同样执拗顽固粗野犀利的艺术家,但鲜有他那么博大仁厚的了。他对乐念的追索有些病态的执著,他对真与美有着宗教般的信仰,他享受美食,他也对居所要求苛刻,他有很多破坏和谐的臭毛病,他的屋子始终脏乱差像原始森林或者沼泽地,他曾经倾心过一个医生的女儿,他和所有的人都发生过争吵或者说叫骂,他吃高兴了的时候大声的笑,他因为没有把自己所有的音乐都写下来而没有自杀,他经常不知道自己散步已经走了多久走到哪里了,他只给过一个画家画肖像超过一小时的时间,他的即兴演奏是多次让人忘返的,可是那些谱子却大多散失了,他和维也纳所有的房东都吵过架,但因为他耳聋他总不会听到别人在骂他,他是一个离群索居的单身汉,他曾经许诺要给英国的资助他看病的组织写第十交响曲,可惜,他死了。
标签: 读后感
时间
21:26
<< 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