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读后感
看完了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天津古籍出版社出版,1998年1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我原来没有完整看过《三国》,从电视剧《孔明传》《曹操传》《三国演义》里看过,还有很多文章来议论和引用,人们说话的时候也时常带出来一些三国典故,戏曲曲艺中也有不少出,总之未看三国先耳濡目染了好几年,四大名著已经成了中国人文化的一部分了。也因为我没完整的看过《三国》,原来月水社秀铮倒是给我一本儿《白话三国演义》是电视剧剧本,我觉得还是看小说版的《三国》更实惠些,就在去年年底买了这两本儿昨天刚看完,不过我也不知道这是不是原版的,因为不是人民文学这种大出版社出版的古代小说,一开始给我感觉总像是缩写版,人物事件都跟皮影戏似的,事件密度很大,每一章都有很复杂的叙述,不过进入了作者的叙述语境之后感觉是很好的,看得也很快,没有感到有缩写的痕迹,两本书八百多页,所以我暂且认为我看的就是原版小说《三国演义》吧。整本书的质量还好,有十几个错别字,说不好是原文如此还是手民误植。
在我还没看完的时候就和我的同事、朋友们对三国人物、事件发了不少议论,这个话题很能够引起共鸣,不怎么熟悉的人一聊三国也都亲切几分,文学名著的社会效应很大啊。而且《三国》写作手法比较简单,就是利用各种手段来突出人物,事件辅之,所提到的大大小小的传闻、谶语、战斗、策略、语言都在为塑造人物形象或者群像做努力,所以整篇文章用力集中,条理清楚,气氛和人物神采都飞扬,并且大量的引用后人的诗歌,这都会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叙述语言和对话语言多择精炼精彩之句,读起来铿锵有力节奏硬朗,既然大书英雄之事,如此利用英雄之音之字也是妥当,满篇儿的雄性激素,平均每页纸死人上千,也是奔放畅达,如有人依此书气概成事,定会为枭雄。如此在刻画人物上也就难免夸张,线条粗硬,忠奸分明,这也是后人诟病之所在。而且不少地方和史实相悖,这也让很多学术界人士指责,其实它开头已经说了“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此为笑谈,是小说,是让老百姓解闷儿谈资的东西,是否当真的不重要,关键是用它们来说话有内容有风趣有感觉就好了么;并且正因为其与正史相悖,而《三国演义》的影响又很大,才会使人们去考据那段历史重视那段历史并且记住那段历史。
关于三国我爸爸也跟我聊过,说他看《三国》有四五遍,最看得起赵云,是三国里唯一一个老死的,据我看三国其中老死的人也不少,其实都是病死的,不是死于非命,马超是病死的,诸葛亮也是病死的,在最后一回中说到的后主刘禅、魏主曹奂、吴主孙皓也是病死的,嗯,我这个是驳我爸爸。在《三国》里我最喜欢张飞,特别可爱,人人都说他有勇无谋,我看他用的那三次计策都非常成功啊,而且遇到事情之后采取的行动果断且有效,只不过众口铄金,刘备带头认为他是一个莽撞人,终只是守了蜀国边关。刘备让关羽独守荆州,也是把他支得远远的,由此可见刘备是真仁义还是假仁义。刘关张三结义是前一段故事的主线,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由于兄弟之情感动了其他人而积聚了一群高人,又由于兄弟之情导致彝陵惨败,险误了国家大事。刘备之仁义非常做作,诸葛亮有几次利用了刘备的这个特点,就让刘备前台演戏,他出来点破迷津。关羽读《春秋》的内容我没有在《三国》里看到,不知道是不是给缩写掉了,民间俗语“周仓拄刀桥边站,关公勒马看《春秋》”当是有一定根据的。在描写曹操的章节里出现最多的是“曹兵大败”,不过总会有高人护驾,早有郭嘉,后来是司马懿,而且他手下大将虽然都低关公一等,但人数众多,徐晃、许褚、夏侯惇、夏侯渊、张辽、张郃等等,其实力要比蜀吴强很多,如果没有诸葛亮这个妖精,魏朝称雄想来可以早几年实现。吴国全凭地利,据长江之险,看最后吴亡的时候乃是人和尽失,长江之险亦不足为险了。看这三国吧,只有吴国是自己打下来的天下,蜀国是以刘备天人之相笼络绿林好汉兼并多家军阀,魏国自打败了黄巾之后,确实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灭了两袁、马腾,成了大气候。还有如华佗、左慈、管辂这些世外神人,又缠在神鬼梦兆奇门遁甲之类的玄幻因素,就使整篇小说说真也真说假也假,仅就是精彩热闹,调侃历史,不稽之谈。有书之后,就更给了人们调侃的口实,如此三国故事众口传扬津津乐道,这是小说较之正史有优势的地方,达到了脍炙人口的目的,此小说也就成功了。
看《三国》最后一段引古风云:“纷纷世事无穷尽,天数茫茫不可逃;鼎足三分已成梦,后人凭吊空牢骚。”也觉得自己在这里妄谈三国人物事件也实在惭愧了,无论怎么个看法都是“空牢骚”么,不过我考察了毛泽东同志的著作,感到他从《三国》中学到了很多观点和智慧。在这个小说里加入了不少古代的典故,而且点明了他们的意思,各位文臣武将在定计策论天下的时候也都说出了前因后果,都说得很明白,这里可能有不少是现成的,也有的是罗贯中自己加进去的,嗯,那些思路,思考问题所站的角度立场,说客说服对方的措辞利害,着实让我大开眼界,而且我感觉还需要慢慢消化一段时间才能应用到现实中的勾心斗角中来。古人礼仪多,尊天敬神,所以他们的表达方式除了语言、艺术之外还有很多对礼节的运用,衣食住行都有讲究,这是现代人所难企及的,也是古代文化令人神往之处,这个在《三国》里也是叙述气氛的一部分,在这种气氛下出现了这些言论和事件才不会显得突兀,像其它的古代故事一样把文化和文学紧密地联系成了一体。
我前一段时间看人艺演的郭沫若的《蔡文姬》,是写曹操与匈奴和好的故事,里面提到了蔡文姬、董祀、蹋顿、左贤王等等,这个在《三国》里也有记载,只是《蔡文姬》中给出的是当时汉朝一片太平景象,这与《三国》中当时的战乱频仍是不一样的。也不知道《蔡文姬》中有多大的成份是史实,它与后来《三国演义》中说到的曹操拜访蔡文姬董祀后久战不前妒杀杨修,这两个曹丞相好像不太搭调。当时的曹操南征北战,又挟持汉室欲夺权,也是才华横溢胸有城府的,他是不是与郭沫若同时代的毛泽东大相类似呢?所以我感觉《蔡文姬》一文是有一定政治目的的。还有我们常说的曹植七步诗,并非是“煮豆燃豆萁”,而是说两牛相斗一牛坠井这么一幅画,后来的煮豆诗是曹丕看七步诗难不住曹植,责要曹植闻声成诗所做。还有“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是写诸葛亮的,这我也是刚知道哈。
在《三国》里提到了汉末魏晋时期的文学艺术,如孔明的《梁父吟》、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还通过孔明的发明创造说到了当时的科技水平,如十连弩、木牛流马,不知为啥我在我这本儿《三国》里没看到“孔明灯”。通过说张鲁,提到了张道陵的道教,通过说左慈,提到了奇门遁甲之术,嗯,读到后来才发现三国里奇门遁甲的大师是诸葛亮,也不知道是怎么个构思,诸葛亮在小说前后派若两人,越来越神。汉末魏晋时期的佛教造窟运动并没有说到,另外还有当时的诸位书法家、魏晋风流隐士都没有提到。虽说罗贯中的字里行间很严格的避免的前朝发生后朝事,当然在他引用的诗歌里还是提到了唐宋的一些典故,这点算是比当代写历史的小说要更忠于历史,不过其展现的三国风貌还是有限的。在《三国》中除了大量说忠奸勇武君臣之道外,处处不忘了写“安民”,不管是谁打了胜仗占了城池,都要带上一句“安民已毕”,再看统治者要完蛋了,除了写那些千奇百怪的征兆,什么大风把旗子挂到了,战马打前失了,总是要说此人是如何劳民伤财破坏良家的,从董卓、孙皓莫不如此,只是因每个人的性格和所处环境不同,而缺德的具体形式不同罢了。只有几个人是纯粹气数已尽,此时犯了恼怒的错误成了他失败死亡的预兆,诸葛亮六出祁山,误用马谡,关羽大意失荆州,皆是如此,忿怒伤身啊。嗯,从这些中多少能够看出罗贯中的一些思想主张,或许也是历来小说评书爱好者的民心所向吧。
上面说的有些零乱,思路不清,有些想法还没有成形不知道怎么表达,都待以后慢慢梳理吧。嗯,那什么,把毛泽东著作、诗词和《三国》联系起来看是很有意思的。
标签: 读后感
时间
06:29
<< 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