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四月 14, 2008

《中共50年》读后感

  看完了《中共50年》,王明著,徐小英等译,东方出版社2004年6月第1版,8月第2次印刷。从编者的话中可知这本书是1974年3月定稿的,后面有王明的妻子孟庆树在1974年7月写的跋。这本书我读得很快,基本是一目十行。全文分四编,整体来说文笔太差,味同嚼蜡,前面的两编有些语无伦次,我就跳着看主要观点和大概的论据论证方法了,后面的两编逻辑层次比较清楚,看下来比较顺。我觉得从文学水平上来说,王明的《中共50年》要比王凡西的《双山回忆录》差很多,当然这是政治性的小册子,比较文学水平好像有些不搭调,不过我觉得既然你写了是为了让当时的人和后人看的,注意一下文笔和思路还是很有必要的。嗯,或许是翻译的问题吧,不知道,我感觉其中翻译的痕迹不是很明显。
  这本书的组材很让我高兴,他把“延安整风”和“文化大革命”对比着说了,而且有些资料,比如说关于“延安整风”毛泽东与王明在1948年的第三次谈话,我还是第一次听说而且看到。从彼得·弗拉基米诺夫的《延安日记》里我只知道毛泽东与王明的头两次谈话的部分内容,以及中共七大的部分情况。至于王明所说中共七大和七届二中全会上的发言稿的修改情况,我也是第一次听说,王明给出了记载这些原始资料的一些书目,有机会我碰到了定要去查查看。我现在越来越不敢对历史上的政治说什么了,关于“延安整风”的那段历史真是有很多种观点和记载,在没有拿到充分多的原始资料之前,确实不好做出自己的判断。而在《中共50年》这本书里王明援引的资料也不是很丰富,有很多明摆着的很有说服力的资料他却没有用,而且他所用的资料也不好辨别真伪,再从他的叙述语气之强硬而毫无文采的角度上说,都不能让我信服。王明把整风运动的前前后后说得很详细,从准备到后来的总结,如果去掉他所加上的大量评论性文字,整个过程还是很有线索和合情理的,而且他指出那个框架在其他资料里也有所证明。从这一点看,在研究“延安整风”时这本书可以作为很好的提纲和书目索引。
  用王明的思路可以很好的把毛泽东自1927年至1974年的大概行止贯穿起来,而且他对建国后的中国政治运动的评价还是有些启发性的。王明的立场是亲苏的,在这个立场上他只能这么分析,得到毛泽东是反苏的这样的结论,并且他对这个结论的前前后后也有些发挥,最后说到了“批林批孔”的政治目的,如果他在文章中少一些人身攻击的段落的话,多一些理智的分析,他的这个结论还是会有说服力的。很明显,他对毛泽东的态度就是硬碰硬,用扣帽子来攻击扣帽子,给我感觉更像是“狗咬狗”了。从《双山回忆录》中可以看出托派和王明是势不两立的,不过他们对毛泽东的评价却是殊途同归,都认为毛泽东领导的革命是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托派是从社会结构分析上入手的,王明是从一些具体资料的分析上入手的,托派认为毛泽东是另外一个斯大林,王明认为毛泽东的本质是亲美的。
  这本书给我指出了几条研究方向,这使我多少有了些收获。
  如遵义会议,王明指出那段历史被篡改了,他举出的几条证据有些我是知道的,将来我还得进一步搜集资料。
  如左翼作家联盟,当时的上海环境从《鲁迅日记》《恽代英日记》和《双山回忆录》中能够看到一些,《鲁迅杂文全集》我还没有看,我想里面对左联的记录会更详细一些。到底是谁发起的,是谁领导的,后来是怎么被解散的,这些我现在得到的都是一面之词,我也说不清楚。
  再如1945年到1947年这段时间的国共关系,主要是1946年到1948年这段时间中共在西柏坡的活动是如何的,国民党又是如何的,我还真不清楚。在我的历史链里,1945年重庆谈判,双十协定之后,就是三大战役了,而中间关于阎锡山的事儿我还是第一次听说,我才发现1946年和1947年对于我来说是个空白。
  再如抗美援朝的本质,可谓众说纷纭。王明在这里说的是毛泽东不想打美国怕伤和气,后来听说麦克阿瑟要轰炸东三省,他才要出兵,可后来终是没炸,所以又后悔出兵了;在《毛鲜》中说是毛泽东为了发展中国海军军备,而通过抗美援朝来要挟苏联出钱发展中国海军,嗯,还有其他等等说法。我手里有一本写彭德怀的传记,也是没看呢,不知道上面会怎么说抗美援朝的事儿。
  再如李宗仁的身份问题,在《中共50年》里说李宗仁在美国呆了17年回国受到了毛泽东的隆重招待,从这件事儿里提出了毛泽东的亲美,我对那段历史也不了解。我手里有程思远写的《李宗仁的晚年生活》一书,朋友说我这本儿书纯是编造杜撰的宣传材料,我不知道,到底如何我还是得自己看完了才能判断。
  还如1949年到1954年这五年的中国经济政策,这是王明在写这本书里着笔最模糊的地方,但隐约可以看出他想说在那五年里中国没有社会主义革命,而还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这跟我看到的中国近现代史有出入。只是我感觉这方面的资料不太好找。
  还有“批林批孔”,王明说这是第二次“文化革命”,他在文章中引中共十大决议中写到这样文化革命每七八年就得搞一次,他对“批林批孔”分析的很深入,这是他这本书中的一个亮点,也是因为1974年正是这个运动搞得水深火热的时候,他相当于是在对当时的中国局势进行分析,对内政策对外政策等等说得纲举目张,有些价值。我手里正好有三本儿1974年出版的书,两本“批林批孔”论文汇编,一本柳宗元章太炎等的文章集《论秦始皇》,以后有时间我会细研究这段学案的。在这一段文章里王明还提到了被篡改的《鲁迅全集》一事,不知道我手里的那几本儿鲁迅的书是不是当时政治运动的产物了,这还挺让我提心吊胆的。
  另外,在《中共50年》里王明说到了抗战期间他在武汉与中国托派之间的事儿,与《双山回忆录》中的记载很相符合,这至少说明那段在武汉的历史还是可信的。当然在这本书里还是有不少地方是明显胡说的,比如说王明自己说他在1931年以前从来没有去过莫斯科,这只能当成个笑话来看了,因为他在后文里又提到了1925年到1929年之间他在莫斯科的见闻。王明的亲苏倾向很明白,只是他没直说罢了,字里行间的撒泼满眼都是,所以说要看明白这本书还是要有些文本分析的能力的。看完这本儿书之后,那些王明受到的迫害一点儿也没有引起我的同情,很丑么。
  嗯,我觉得政治挺可怕的,它使人语言很贫乏,思路狭窄,不管是正方、反方,写出来的文章论文采都很低下,话都说得特别硬,看那时候写的小说杂文就有这种感觉,不好看。我前天看到了邓拓写的《燕山夜话》,本来想买,不过大概的翻了翻,语言太硬,锋芒太显,当然我知道这与作者当时的精神状态有关,建国后很长一段时间的中国文学作品都有些神经质,但这不合我的口味,再加上那个时期的比较好的文学作品我也有一些了,所以就罢了。倒是买了一本《王荆公年谱考略》,以后我如果有兴趣研究王安石变法的话,这本书挺难得的。
  我的想法是得抓紧时间看书,嗯,从《中共50年》里的列举看出来近现代焚书坑儒的事儿世界各地都发生了不少,不定哪天天下又乱了,又不得书看了,自己想知道的事情还没来得及知道自己就被“坑”了,那多可惜啊。还是得珍惜现在的和平年代,后工业社会里,好日子就是来之不易啊。

标签:

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