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九月 02, 2008

《悲情圣殿——科学王国里的红色恐怖》读后感

  这本书的书名挺长,全名叫《悲情圣殿——科学王国里的红色恐怖——李森科及其“米丘林学派”崛起及覆灭的全过程》,为了方便,我就管这本儿书叫《李森科》吧。这是我三思科学网上找到的一个科普书电子版,笑蜀著,主要是写苏联科学界在斯大林、赫鲁晓夫时期所受到的重创的,最后两章涉及到了这个重创对中国科学界的影响,被删掉了,我查了网络上的几个电子版本,都被删掉了。网络上评价并且推荐此书的文章已经不少,所以我也只谈谈我的感想中与那些文章中不同的部分了吧。
  我倒不是对遗传学、农学、生物学感兴趣才找来这本儿书看的,而且如果我真的感兴趣,介绍现代生物学发展的科普书很多,我也没必要找这本儿和政治联系特别密切的书来看。我只是对那段历史感兴趣,并且我也是科研工作者,我只是想看看政治会如何作用于科学工作领域的。这本《李森科》对于我的这个目的来说再好不过,通篇都是政治性的言论,而且有些历史资料在我读《克格勃全史》的时候已经知道了,是可以证明是真实的。即便有些作者在科普上的发挥,鉴于作者本人并不是科学工作者或者参与者,或者专业的科普文学读物作家,其中有些浅薄、粗糙和谬误,我也是可以理解的。而且作者对达尔文的学术史、孟德尔的学术史以及遗传学的发展史的脉络梳理得很清晰,很干净,这是难得的,能够看出作者在此书背后的工作做得很到位了。如果仅仅是收集苏联农业史料,以及当时国际遗传学会议资料,虽然对此书的价值并不会有所损伤,但其学术背景的缺少就难免会让读者摸不到头脑了。作者考虑得很周到,而且从行文中大量原始资料的援引——这些资料涉及到了会议上的发言、科学家之间的通信、苏联地方民歌、苏联各大报纸的摘抄、作家诗人画家等等的言论,非常丰富——中能够看出其中的劳动量之大,作者对历史考量的严谨和繁复。
  此书基本是大段大段的议论,利用议论贯穿一系列原始资料,议论与资料之间的衔接很出色,给人一种如鱼得水左右逢源的感觉,而且文字中不乏气韵,某些段落读起来口感很好,虽然其中涉及到了不少文革期间的特有词汇,但并不影响读者一气读下去,文从字顺。也就因此在网络的评论说这是一本儿小册子,他一个晚上就读完了。我看书慢,我用了三个晚上。我不太适应被议论文的气势所引导,不过怎么说呢?可能是因为我本身就做的是科研工作,而且也处在一个不太合理科研制度下吧,读到作者的那些议论时多多少少会感到很解气。
  这本书通过追踪“米丘林学派”带头人李森科和“孟德尔学派”带头人瓦维洛夫——这两个典型人物各自的生平,以此为主线把一个很复杂的苏联科研界中的社会动荡写的明明白白,同时顺带着写了苏联科学界、艺术界、文学界的遭遇和斗争,是抓主脉进行发挥的写法。而此书中涉及的人物却是特别多的,有些是大名鼎鼎,有些是我还不太清楚的。短篇幅、人物多,又是议论的笔法,对人物刻画就难免要用些粗硬的线条了,不过通过援引那些人的原话,而且有些是大篇幅的援引,却也使那许多人的性格显得不是那么粗硬了。
  作者的议论文字也有一定技巧,用了大量的正话反说、褒词贬用,而且有不少作者的真正的想法都是点到为止,并不说绝了说透了,看上去是就事论事,而字里行间却又暗藏机锋。这些也让我在读的时候因为其文字的乐趣而忘却了阅读疲劳。整篇文字的“活”挽救了纯粹历史叙述的“死”。当然李森科和瓦维洛夫的遭遇都是一波三折,这出历史本身就很有意思,作者挖掘出来了其中的戏剧性,让我看到了,也就使我对现在科研领域在中国的处境的思考多了一些灵感。
  此书中对真正的科研精神、科学作风的颂扬是很感动人,我在看此书的同时反省自己的工作作风,就会感到惭愧,感觉自己在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方面上心思的投入太不够了,也有很多不得法的地方。瓦维洛夫在被逮捕后与贝利亚通信说希望组织赦免他的死刑,他还能够为祖国做很多重要的事情,他能够用半年编写出一本儿实用的作物栽培指南,如果再给他七八个月,他还能够为苏联送上一本儿实用的作物栽培研究指南,最后他被免去了死刑,但因为长期蹲监狱,营养不良,不到一个月就饿死了。当时他不到54岁,已经在自己的研究领域享有很高的国际声誉,开辟了遗传学的两个新分支,而且这两个分支对后来的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的诞生都是有重要意义的。我是想说这是要投入很大精力的,瓦维洛夫当感到自己生日无多的时候也说到了要加倍的工作,尽快的工作,尽可能把自己平生所学都留下来,这种精神头我目前是没有的。我觉得如果我处在这个政治漩涡中,可能还没有得到要被逮捕消息时,就已经心绪惶惶,没什么心思工作了呢。哎,不知道我到54岁的时候能否整出什么值得纪念我这一辈子的东西出来。其实我也不想这辈子就这么吃喝拉撒的过去了。
  俄罗斯人很聪明的,文化艺术科学各个领域都有很牛的人出现,而且是在那种残酷的政治环境里仍然能够出现肖斯塔科维奇、普罗科菲耶夫这样的牛人,这让我总对俄罗斯人抱有敬畏哈。中国解放前最乱的时候,也有很多牛人出现,解放后的政治风波中也不乏牛人,只是在最近十几年,尤其是下海之风刮过之后,牛人就少有出现了。这是不是就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呢?今天我刚看到一篇写目前中国大学弊端的议论,我也感到过分丰盛的硬件只能加剧资源的可持续浪费,而且当有限的精力过多的分配到硬件的建设上后,对软件的建设自然不能精耕细作,也只能通过一些机械的量化的指标来衡量人们的学术水平了(我感觉这跟用游标卡尺区别人种没什么区别),这势必会导致粗制滥造,而且在一些关键的工程建设、大型项目上,这一套完全失去了效用,最终只能照搬或者购买国外的技术,或者依靠几个善于翻检故纸堆或滥用专业术语的年轻专家或者垂垂老矣的专家们来拍板定案了。我想我只有自觉的主动的建设自己的软件了,进而又想抱怨现在社会的科普环境太差劲了,除了专门打上科普标签的书籍、科技馆、网站之外,几乎是一片荒芜。就算是买一盒药,那药品说明书,除了那句“谨遵医嘱”外其他的都要写的玄而又玄的让消费者怎么也看不懂。从《红楼梦》和《金瓶梅》可以看出在古代时,一般人大多都会对几味中药的药性、主治什么的有些了解,而现在好像提出一个“板蓝根”都会让不少人感到离生活太远了以至于太陌生。
  如何提高整个社会的科普气氛,这是大环境的事儿,我觉得我能做的也仅就是自扫门前雪了吧,何况自己门前雪还没扫得多好呢。我是对现在的学校教育很不信任了,那些学生除了会学英语之外,好像也没学到啥东西。而且英语也仅仅是“学”,做个中国人,学一辈子英语,差不多就圆满了。
  《李森科》此书也有些明显的毛病,比如说年代记载的错乱,某些句子模棱两可不知所云,我感觉这些更多是录入和校对的问题。有些议论过了,好像是作者写出了兴致就大加发挥了,口若悬河之笔固然会让读者读起来痛快,但若写飞了,一些作者在科学上的知识软肋就难免会暴露出来了,尽管在科学上此文大概是没问题的。作者的对此书的定位是科普政论书,其中政论方面我感觉在介绍国际背景上还是淡薄了一些,如果不配合着《克格勃全史》这样的专述性的历史书来看,难免还是会有些看不明白,主要是里面提到的一些人名确实太陌生了,而书中也没有给出简略的介绍。

标签:

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