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 二月 07, 2009

《梄山节考》观后感

  前几天逛书店看到一本儿先锋艺术杂志,里面刊登了一篇长文评论今村昌平导演的《梄山节考》,恰巧我在更前的几天买了这个电影,双版本珍藏版,分别是木下惠介导演的和今村昌平导演的。杂志上的那篇儿文章我没看,先锋艺术杂志无非也是那些陈词滥调,跟它的内容一样,除了打眼一些,也就是打眼一些而已。所以也不知道那个作者是否看过了木下惠介导演的版本,如此倒也让我能够比较客观的看看这两个版本孰优孰劣。
  同一个故事,深泽七郎写的,我没看过原来的小说,这两个版本完全是两个独立的电影,两个导演或者说那两个编剧从同一个故事里找到了两个不同的角度去挖掘。
  从木下惠介的版本里能够看出,他是深深受到了这个小说的感动后,用充沛的感情来策划导演这部电影的,让我看了也感动,小哭了一场。电影的叙事线索很集中,所有的情节,从对白到表演上都是冲着同一个主题发力,这是整部电影,一个半小时,显得好像并不很长。所有的场景都布置得很经典,光影与情节的配合是很讲究的。背景音乐用的是日本民间小调,有说有唱,把气氛做得很饱满。如此发力,如此利用电影语言,让我对这部电影所讲所述,它的主题,印象很深刻,而且从始至终被电影中的情绪牵挂着,我感觉非常棒。
  今村昌平的版本用力比较散,这和他对小说的理解我感觉是有关系的。应该说今村昌平对《梄山节考》的理解更深透一些,他思考了梄山地区的那种特殊的风俗所处的社会背景,在这种风俗下当地人的性格会是如何,那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在这种社会中出现了这样的习俗,人的本性的一面又是怎么表现的呢?今村思考这些想得很深,很周到,但整部电影貌似要比木下惠介的版本更野蛮更村气,但在我看来它所透出的那种气氛,那种气味,恰恰相反,太过于理性,太缜密,以至于反倒不真实了。不真实的情,自然也不会打动我这个真实的观众了。或许《梄山节考》的真相正如今村昌平给出那样,但我觉得深泽七郎的小说定不是想说梄山真相的,他所记述的内容是站在这个民俗圈之外的观察结果,也就是说这些内容情节本身就有一些浪漫主义色彩,用现实主义手法拍摄这种浪漫主义的小说,总会让我感到有些别扭。我认为今村昌平完全可以对小说情节、对白进行一些大改动的,既然有思考的魄力了,就不能在乎原小说内容的拘束。
  这两个版本的情节不完全一样,演员的表演风格更是大相径庭。木下惠介完全是以讲故事的身份把《梄山节考》传达给观众,并主动的作一些渲染,比如说用了大油画背景,用了大量的日本民俗歌舞以及文化符号,他力求的是让人们看懂,并且去思考故事背后的日本的贫穷和落后。今村昌平则是把主题放在“生死”上,而且更偏重于“生”,用了大量的动物交配、分娩镜头以及动物的性暗示,还使用了不少人交媾的镜头。他大力渲染着“生”,把死亡——由于盗窃村民将整个家族活埋的风俗,将70岁的老人送进深山等死的风俗——都纳入了“生”的节奏,这种节奏是从头至尾了,这是这部散乱的电影里唯一“聚”的一线,让人看到了日本的活力和顽强。呵,我的这个结论与刊载在先锋艺术杂志上的影评是完全相反的,那个杂志上的标题里说今村昌平这电影充满了死亡气息什么的,我真没看出来。
  因为《梄山节考》是根据小说改编的,就是深泽七郎写的那篇小说,鉴于此,我感觉的木下惠介的导演版本更让我青睐一些,或许他对小说背景并没有今村思考得那么深透那么真实,但他更忠于小说原著,气脉顺畅,有了艺术感染力了。今村昌平如果真想通过这么一个有特殊民俗的村落来表达他的理念,他不如单写一个剧本一个小说来拍摄,内容和形式统一了,才不至于让观众感觉作品骨肉分离。

标签:

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