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15:07

zhu_xinyan@yeah.net
春节前半部分基本是过完了
今晚SD过来
看完了《金瓶梅词话》,香港太平书局1982年8月第一版,1993年4月第21次印刷,兰陵笑笑生著。此版为万历本影印本,其中部分缺页用崇祯绣像乙本补,并摘用了崇祯本的绣像。影印本跟当年活字本比起来价值就差了很多了,又是第21次印刷,所以即便貌似是古本,也不怎么值钱,我当时从地摊上20块钱一本儿买的。此本除缺页破页处用手写填充外,再除不知在什么年代什么人在此本上手校并小批了一些,基本保留了木刻活字痕迹,也算是我第一次读这样的书。前次读《姑妄言》,不分段不标点,只用句号断句,但为铅字校本,已经很开眼界,并很喜欢这样的中文编排,这次读《金瓶梅词话》更是兴奋,里面出现了大量当年的字儿词儿写法,现在都算是异体字或者假借字了吧,如果不是因为最近工作繁忙,我早就能高兴的看完了。
标签: 读后感
信仰可以改变人生。人这一辈子总是会信一些什么,不管他们是否有他们自己成熟的信仰,人的一举一动都是他的信仰的反映。不管他是否是宗教界人士,他们都有自己的独特的信仰,有些信仰是与生俱来的,有些信仰是人生的经历养成的,信仰很顽强,也很脆弱,像生命一样顽强,像生命一样脆弱。如果你的生活不幸福了,一定是谁的信仰出了毛病,可能是你的,也可能是别人的。寻找朋友实际上就是在找与自己信仰相同的人,不管对错合理与否,这些都不是自己说了算的,而且难以捉摸,但相同与不相同,则是不用什么原则就能很容易判断出来的。与信仰不同的人相处,可能时间不会很长就会感到很吃力了,然后就觉得哪里好像是假的,你不是你,我不是我。如果你看到一个人能够和很多很多各种各样的人相处得很融洽,要不就是他的信仰很坚强,要不就是他信仰达到了空灵,要不就是他信仰的就是通情达理,要不就是他对信仰已经理解很深透了。信仰是可以修炼的,有些人通过参加社会活动来修炼,有些人通过反复叮嘱自己来修炼,不过专门为了信仰而信仰这终归是没啥生活基础的,当改变了生活状态生活环境,自己的信仰也就垮掉了,虽然不可能完全没有了,但那种无所适从的感觉一定是有了,心里的哪一块儿一定会感到疼了。信仰这东西差不多会影响到人生的方方面面,这可能是人生的根儿了,所以我特别理解宗教人士,人有追求幸福的权利,从信仰做起,去系统的完善提高它,人之常情,更是有智慧的人们之常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