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老剑客
zhu_xinyan@yeah.net
星期五, 二月 27, 2009
《英国短篇小说选》读后感
看完了《英国短篇小说选》,朱虹选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12月第1版第1次印刷,内容包括瓦尔特·司各特、伊丽莎白·盖斯凯尔、查尔斯·狄更斯、安东尼·特罗洛普、托马斯·哈代、罗伯特·史蒂文生、乔治·吉辛、约瑟夫·康拉德、约瑟夫·吉卜林、赫伯特·威尔斯、约翰·高尔斯华绥、萨契、萨默塞特·毛姆、凯塞林·曼斯菲尔德、阿尔弗雷德·柯巴德、詹姆斯·乔伊斯、戴维·劳伦斯、奥尔德斯·赫胥黎、莱亚姆·奥佛莱哈蒂、伊夫林·沃、格雷厄姆·格林等十九世纪初一直到二战前的短篇小说。我为啥把这些作者名字都录下来呢?我收集英国近现代小说很少,除了看过低更斯的《雾都孤儿》和格雷厄姆·格林的《人性的因素》之外,其他的作者(有些是听说过)都是第一次见面,而且也可能是我这辈子唯一一次和他们见面。
这本书翻译水平上乘,校对用功,铅版印刷精美,服务周到,可以看出选编和翻译这本书的人们是下了一番苦心的,这多少让我看到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中国知识分子们要努力献身四化把“文革”夺去的世界在寻找回来的决心和干劲儿。这是这本书在文学因素之外的让我感动的地方。
这本书选编了各位作者短篇小说里的优秀作品,不过在我读完了的印象中他们的水平还不是统一的,我最喜欢高尔斯华绥的《苹果树》,这样将简单的叙述技巧不断发挥不断展开的且非常有耐心的小说现在已经找不到了。其他的小说也很好了,如康拉德的《罗曼亲王》,乔伊斯的《死者》,都是很深情的感动了我的。
在此书前言里大概的写了英国短篇小说发展史,后面有对各个作者的生平简介,在整部书的用词上和评论里都还保留着一些阶级斗争的分析法,不过这些还没有严重到耽误读者欣赏小说的程度。差不多有三分之一的评论我感觉不到位,要不就是说偏了说差了。
配合着前一段时间看完的《十九世纪西方音乐文化史》,那本书里的理论和对历史的记述,以及其他我看过的老小说和当时的绘画作品,约略的能够从这本书里看到更多的英国的东西。原来我看过一些英国侦探小说,科南道尔、阿加莎·克里斯蒂、约瑟夫·铁伊,以及莎士比亚的一些剧本儿,现在看英国十九世纪的短篇小说,嗯,我对英国人的感觉和对英国历史的认识是一点点形成的。
就先说这么多吧。看短篇小说这种艺术品是很容易让自己手痒的,而且一下子多了那么多种对生活进行阐释的方法,我更希望把我的感觉付诸于生活。
今天在某网站里看到了一篇儿《2008年西方知识界重要事件综述》,里面有一篇我给引下来:
数码时代的文化愚昧
最新一轮的技术革命(电脑、互联网以及各种多媒体数码通讯技术)与人类历史上曾有过的科技突破一样,正在改变我们的 文化。但是,知识界对这场“文化范式转换”造成的文化衰落却一直存在忧虑。2008年出版的几部著作则发出更为迫切警告:“E世代”的青年可能正在走向新 的文化愚昧。这些著作引起广泛而热烈的讨论。
美利坚大学语言学教授Naomi S. Baron的《总是开着:在线与移动世界中的语言》[15],以长达十年的研究,揭示了网络和短信文体对书写语言的冲击。数码时代强化了年轻人对语言规范 “无所谓”的态度,结果削弱了学生写作正规文本的能力。而且,越来越多的人以“虚拟关系”代替直接交往,使人变得隔绝、专注于自我。而最有危害的是,由于 “总是开着”(各种设备)而同时分心忙于多种事情,这种“一心多用”习惯减低了思维、反省和表达的品质。作者的告诫是,要学会“关掉”,而不要总是“开着 ”。知名作家Nicholas Carr的《大转换:联线世界,从爱迪生到谷歌》[16]是今年《华尔街日报》评选的畅销书,《大西洋》月刊以“封面故事”推荐了他的相关文章《谷歌正在 让我们变得愚蠢吗?》[17].Carr的著作具有一种历史视野,阐述每一次技术革命都对既有的文化方式产生了冲击。他认为,互联网正在给我们的大脑“重 新布线”,让我们适于“快速浏览”而不是持续的专注(认真阅读、听讲或写作长文)。我们在“谷歌”中丧失了专注和沉思,甚至没有耐心读完网络上的长文章, 更不用说书籍。Emory大学英语教授Mark Bauerlein的著作有一个骇人听闻的书名:《最愚笨的一代:数码世代如何麻痹了年轻的美国人并危及着我们的未来(或,不要相信任何30岁以下的 人)》[18]. 作者以统计数据表明,目前美国大学生的整体素质下降:语言能力减弱、专注力丧失,学业规范淡薄而且知识贫乏。美国的年轻一代变得执迷于同伴的娱乐和时尚。 他们愚笨而无知,但自尊心却很强,因此无法接受批评。作者认为,这是整个大众文化与数码技术合谋造成的结果。著名作家Susan Jacoby的《美国的无理性时代》[19]成为今年《纽约时报》评选的畅销书,其主题延续了Richard Hofstadter在1963出版的经典著作《美国生活中的反智主义》。Jacoby认为,当今美国的反智主义达到了史无前例的高峰,突出体现在对无知 毫无羞耻感,并完全漠视理性和客观真理。她的分析批判涉及到广泛的政治与流行文化(包括庸俗化的大众科学、追逐明星的媒体,“政治正确”的观念,大学教学 水准的衰落,原教旨主义以及道德相对主义等),其中也指出了新技术对反智主义文化起到的推波助澜作用。针对这些讨论,美国《高教纪事》连续两期发表长篇评 论文章《论愚蠢》[20].作者指出,每一次技术革命都会有所丧失,年轻一代的“数码原住民”正在适应新的“文化范式转换”,这个过程会产生许多困扰,必 须以有效的新教育方式(包括合理利用新技术和媒体)来对抗文化的衰败。
这里提到了“数码时代”,我昨天在《英国短篇小说选》里的评论中读到了“工业时代”,以及我忘了在哪儿看到了“后工业时代”,这些都和我的想法产生了共鸣。在我的网络发言还是平时和朋友们聊天的时候,总会说到“农业时代”“工业时代”和“后工业时代”,我不批评政治党派什么的,我觉得这都和时代变了是有关系的。如果现在还用“农业时代”的各种情怀、观点来评价现代的事儿,很明显容易把自己绕进去。既然现在全世界大部分文明已经进入了“后工业时代”,我们就得严肃的面对它,生活在其中,我们就得承认自己已经进入了这么个时代,当然不是说不能幻想和怀旧,但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咱们得承认自己已经处在“后工业时代”了。那么什么是“后工业时代”呢?
农业时代比较好理解,虽然有部分小手工业者,或许政府还会有大规模的工匠集团,但人们一辈子争夺和保卫的是土地,每个人在某一块儿地上总会感到自己的价值的,比如说故乡,比如说祖国,比如说由土地产生的自然崇拜,进而衍生出了理性的思考,以及自己和别人之间的关系,血缘和宗族制度。人们享受着初步征服自然征服生命所带来的美好生活,田园般的,对了,有一个帖子里就把“农业时代”叫做“田园时代”。那个时候所有的都是学问,天文地理,各种风俗礼节,人们的吃穿住行,职业活动也是围着这些因素团团转。就像那些高墙大院的皇宫,就像是一个人,开出一个门来进食物,再开出一个门来走粪便,开出一门儿来出征,再开出一个门来凯旋。最高统治者的吃喝拉撒行动坐卧繁衍后代是皇宫中所有建筑、设施设备、服务人员存在的唯一目的。那时的唯心主义是基于唯物主义的,而那时的唯物主义也是朴素的唯物主义,人们心目中有英雄,那些英雄有些活在天上,有些活在庙宇里,有些活在小说或者戏剧里。人们感到很舒适,他们并不知道也没必要知道人以外的东西就可以活得很好,当然科学界和文学界的所有发现和奇情异想都会让他们激动,欢呼,然后把它记住,时常提起来,流传下去。
然后出现了机器,它们慢慢的占领了世界,人类进入了“工业时代”,越来越多的人学会围着一件或者好几件机器团团转,虽然他们心里还有统治者,但现实中一台车床或者一杆枪就是他们的皇帝了。工业时代告诉“农业时代”的人们,人类还可以更伟大,知识爆炸,知识就是力量,你可以让一堆无生命的东西为你干活,只要有蒸汽或者电源,你不用掌握那么多复杂的农艺,工具箱里有很多工具,但所有的动作都不会比织毛衣更复杂。动作的简单让人们感到无聊,但每天却都要去做这些动作才能吃到饭,隐约中感到了压抑,所以农业时代的大部分文明仍旧存在着,而且由于机器的帮助和训练,这些文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更奇特更漂亮,起死回生,回光返照。人们制造、操纵机器去做他们在农业时代的那些用杠杆、滑轮、船桨进行的活计。
“工业时代”注定是短暂的,虽然现在全世界仍然有很大一部分地区处在工业时代里,这些地区像濒危动物一样,逐年减少。自从人们飞离了地面,用手摇电子计算机制造并解读了复杂的密码,人们就不再留恋神话了,同时死掉了大批大批的农业时代的英雄,他们被撤掉了盔甲,撕碎了绶带,成了和一般人平起平坐的一般人,天堂里的神或许是一台大型的电脑,这台电脑的精密程度远远超过了人脑。所以,人就恐惧了,人和周围世界不同的是,人是骨肉做的。这就是“后工业时代”,“工业时代”如此短暂,就像是“农业时代”和“后工业时代”之间的过渡期,花了不到两百年。而现在这个过渡更快,两个原始部落今天还用长矛刺来刺去,明天就可能用飞机大炮机关枪或者原子弹进行大规模杀伤了。
“工业时代”机器代替了人类的四肢,“后工业时代”电脑代替了人类的绝大部分大脑,而且这个代替的程度不断加深。所有的东西都成了科学,所有的科学都在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所有的生活都变得浮躁和压抑。人对于这个世界变得越来越多余,人们的幻想退缩了,逐渐回归到肉体。或许上面的那段引文正说明这是人类自发的退缩,虽然很不利于国家的强大和发展,但强大和发展真有那么多好处么?年轻的一代人在努力适应自己的数字化人生,只有适应了之后,才能像农业社会那样去自由的想这想那,想想生活,想想爱情。或许是在“后工业时代”获得知识简直是太容易的事情了,知识,人类大脑思考、发现和积累出来的结晶,也就不值钱了。人们突然感到知道地球是圆的还是方的,对自己的生活有什么大帮助么?连一点儿兴奋都不能提起来了。人们使望远镜的镜头躲开了星空,对着熙熙攘攘的大街去寻找人类,还有点儿自然成分的人类,或者人类的那点儿仅存的自然成分。作为生物的人普遍的找不到自己作为一个生物的快乐,一去不复返,然后出现了各种怨恨,以为谁下台了或许生活就会好点儿了,可是好点儿的生活是什么呢?所有的都能够让人们完美的懒惰和进行感官刺激的娱乐,从生到死,毫无价值。
不过我想一定会有人,他们的心里还存在人心底里的那一点点的野性,虽然被钢筋水泥包围着,但他们仍渴望拥抱新鲜的土壤,去做斩恶龙的英雄。如今我劝大家别嘲笑唐·吉诃德,他做出了人们对工业意识的最初的反抗,他以风车为魔鬼,现在的人们又何尝不是呢?只不过要等到现在的唐·吉诃德群体的出现还要有一段时间,我很乐观的认为,人类和自己造出来的机器、电脑较劲,最终人类的智慧还是会取胜的。安居乐业,嗯,始终是人类的最高理想,那就是天堂生活了么。在后工业时代安居乐业,我还想想不出那将会是个什么样子。
标签: 读后感
星期日, 二月 22, 2009
《十九世纪西方音乐文化史》读后感
看完了《十九世纪西方音乐文化史》,美国的保罗·亨利·朗格著,1941年纽约出版,张洪岛译,人民音乐出版社1982年9月第1版第1次印刷。这本书是在二战期间写的,在文章里能够看出一些二战期间美国的观念,不过不是很浓烈,它主要介绍和讨论的还是“十九世纪西方音乐文化史”,和此书的书名扣合得很紧密。
这本书里把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印象主义等十九世纪在欧洲出现的音乐现象的来龙去脉说得很清楚,而且花了很大的篇幅来说明这几种音乐现象的音乐结构、理论、风格,作曲的思路和角度,以及每种风格的代表人物的思想历程。也有很大的篇幅说了十九世纪的政治、美术、文学、经济、哲学、宗教、科学进展等等的社会背景。所有的都说得很明白,而且作者的思路很勤快,随时随地的比较和列举,他的定位点是在“音乐学”,而不是单纯的“历史学”。
和其它音乐书不一样的是,这本书里没有乐谱,只有用好几个形容词连成的特别长的结构复杂的句子,有时读起来比较吃力,主要是需要不断的去找每句话的中心词是什么,往往一句话要读两三遍才能看明白,我感觉这与翻译的水平比较差劲有关。此书中不少地方如果换一个译法可能会非常美和有文学价值的。另外在排版校对上也有问题,有很多地方的标点符号是错误的,如果按照原书的标点看文章,会发现大量的段落是混乱的,句子是不完整和没有逻辑的。平均每10页会有一个错别字,而且都错在人名上,我相信此书是正版,因为它已经足够就了,被倒手了好几次才到我的手里,只能是出版期间的校对不严格造成的。
由于以上的原因,这本书里有几处段落我翻来覆去的读也没读明白,不过大概意思我还是知道的。作者说话很动脑筋,他感觉一句话说不明白的事情,就用好几句话来说,每一句话都给自己想表达的意思提出一个或者一系列界定,综合几句话的界定之后,在读者的头脑里大概就形成了作者想说的意思了。这样写得到的表达式很准确的,只要读者有耐心去研究自己的文本,一般不会出现误解。
作者重点说的是作曲,只给演奏、指挥、评论、学术发展等各开了一个不算很大的章节。他在文章里也写了自己为什么要这么写,字里行间的,我给总结一下,他不满二十世纪的状态,从各个方面都不满,他可以说反对二十世纪里发生过的所有政治和意识形态上的事件,他认为这是音乐进入二十世纪之后再难以辉煌的主要原因。作者在写十九世纪的欧美社会中产阶级的生活时,他看到好的音乐都是中产阶级们做出来的,这让我多少感到一些中国解放前民族资产阶级们的小日子,他们生活安适,可以放心的自由的思考和创作,然后组织协会和演出,他们随时准备真诚的拿出自己生命里最光辉的东西给周围人看,怎么说呢?很像《雷雨》里的“周冲”。十九世纪的“浪漫主义”从诞生到壮大到衰落,完全是音乐自身的行为,受到政治的干预每个国家都有一些但总的来说不是很多,不像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以来的音乐生活那样受到政治、经济等等非音乐非艺术的因素影响那么大。我有一个朋友SD曾跟我提到纯粹艺术的生命力,这本书的观点我想会很合他的口味的。
这本书里用了散碎的差不多三分之一的篇幅在说瓦格纳,不管是在说贝多芬的还是在说德彪西的时候,总会出现瓦格纳的身影。而且作者称赞瓦格纳的话貌似并不多,即使是称赞也只是说他的音乐给歌剧造成了多大的影响(阴影和破坏)。这本书里有几句话是分析德国第三帝国的思想根源的,我感觉作者笔下的瓦格纳是在浓重的反纳粹的情绪下写的。从富特文格勒、托斯卡尼尼和卡拉·扬论瓦格纳的文章里多少能够给作者的这种带情绪的笔调给出一些平衡。不过朗格在描述瓦格纳音乐的发展和最终达到的恶魔般的侵略性的文字倒让我产生了很大的好奇心,昨天我实在忍耐不住这种好奇心的驱使,去城里买一张索尔蒂指挥的《Lohengrin》,我很想听听浪漫主义的顶峰是什么样子的。
同时作者很不喜欢柴科夫斯基,盛赞维尔蒂和德彪西,至于贝多芬则成了整个十九世纪西方音乐文化的最大的,大的无形了的阴影。贝多芬达到了一个高度,后人努力要追赶和超越这个高度,但最终不是感到自己力不能及就是绕道去做其他的努力了,只有瓦格纳综合了十九世纪的音乐文化、思想的发展成果,全副武装的作出一系列的歌剧不像歌剧,音乐剧不像音乐剧的作品,最终超过了贝多芬,但也同时摧毁了浪漫主义的音乐文明。
李斯特也是作者盛赞的,而且说的是李斯特的管弦乐作品。我昨天在CD店仔细查找李斯特的CD架,有差不多五十种CD,其中只有一张是管弦乐作品,是李斯特的发明——音诗(Tone Poems)——的第1辑,其他的都是钢琴作品。郎格明显为李斯特感到悲哀,因为自己的钢琴水平太高,以至于后人忽视了他的更卓越的管弦乐作品。李斯特找到了并促使成熟了“标题音乐”,他的努力和柏辽兹的形式主义标题音乐是不一样的,和德彪西的印象主义标题也不一样,他是利用古典、浪漫的各种技法达到的写意的标题音乐。可惜这方面的音乐材料太少了,我倒是很想听听李斯特的创造,不知道以后会不会有机会听到了。
从这本书里我回顾了一百多年前欧洲音乐的黄金时代,这个时代的气息现在的音乐社会是完全没有了的,只能从一些二十世纪的早期录音里约略的听到一些。现在的CD古典音乐市场差不多也是被1970年以前的录音统治着,不管现在的音乐生活有多么贫乏,至少人们的耳朵还是能够分出哪个好哪个坏来。
现代的流行音乐和流行音乐化了的现代音乐艺术,从很多方面我感觉都是音乐上的严重的倒退,这个观点在郎格于1941年出版的这本书里也说到了,而且还作了一定量的我觉得很不错的分析。十九世纪的人感到悲哀,感到自己的时代缺少英雄,于是有了充满英雄气概的贝多芬,于是深化拿破仑,于是出现了专门讲古代神话故事的瓦格纳,不管怎么说他们的努力还是使大量的人们相信世界上是有英雄的,到了二十世纪除了美国电影大片里时而出现的硬汉,以及政治宣传捧出的大独裁者,真正的英雄仿佛是没有了。二十世纪70年代以欧洲的重金属乐队为肇端,又开始了新的一轮寻找英雄的努力,其中有部分回归了宗教,这些摇滚乐到现在还吸引着世界上广大青年,他们需要这么一种音乐来发泄自己的荷尔蒙。但是太肤浅,只停留在感官刺激上的毫无思考的肤浅小丑。
我把这些文化上的衰落看成是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转变的结果,这个过程貌似是不可逆,因为宗教的大厦已经不是荒芜就是倒塌了,而宗教指导着艺术和科学的发展,没有坚定的宗教,艺术科学只能是毫无灵魂的废铜烂铁。我比较乐观的认为,可能到了下个世纪,当人类普遍的适应了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的环境之后,就像当初人类适应了农业社会一样,我们的文明,真正的人类精神文明,才能够再一次开出美丽的花朵。目前么,至少我们有怀旧、有向往、有希望、有寻找,我们始终不是完全处在黑暗里的。
标签: 读后感
星期四, 二月 12, 2009
《续金瓶梅》读后感
看完了《续金瓶梅》,清顺治紫阳道人著,台北成易图书有限公司出版。这书是这个春节期间在潘家园收的,现在就看完了,80块钱,还确实是正版,错别字错的都有点儿水平,错字上多一笔少一笔,弄得查字典都不知道念什么,呵,所以我觉得还成吧。因为前一段时间刚把说散版的《金瓶梅》和词话版的《金瓶梅词话》看完,这回买回来就看,说来也是急需,是趁热打铁。
此书名为《续金瓶梅》,但看此书前言可知,《金瓶梅》的续有三种,《玉娇梨》是最早的续本,这本《续金》和《玉娇梨》没什么关系,是独立的,第三种我就不知道了,前言里也没说,我想可能是清朝中期的那本《平沙冷燕》。
现在市面上有一本儿《金瓶梅续书三种》,上下两册,收集了《续金瓶梅》、《金屋梦》和《隔帘花影》三篇,说作者是丁耀亢。这是伪书,希望大家别买。为什么这么说呢?我手里的这个《续金瓶梅》就有四厚本儿,它三种书用了上下两册。此其一。《续金瓶梅》的作者紫阳道人,就是丁耀亢,又名丁野鹤,从他的生平履历表里没查到他还作了另外两种书。此其二。据考,《隔帘花影》就是《续金瓶梅》的缩减本,删掉了大量敏感词汇和段落,并把六十四章杂乱的因果故事总结梳理成了三大段。也就是说这两本儿书不能并列算进续书里的。此其三。另据考,《玉娇梨》(又作《玉娇李》》是《金瓶梅》的一部续书,继续了《金瓶梅》叙述风格和市井色彩,并不知它有另外一个名字叫《金屋梦》。此其四。
再说《玉娇梨》,此名和《金瓶梅》是一样的,是由三个人的名字各拆一字组成书名;《平沙冷燕》也是如此,由四个人名字中的字组成。具体评说可看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玉》和《平》两书很有名,市场上至少能够看到三个出版社的版本。唯有《续金瓶梅》的全版找不到,我这回能够收到,是个幸运。
这个版本的《续金瓶梅》是陈浩庆、王秋桂博士主编的《思无邪汇宝》中的,具体版本渊源还要细看此书前言,我这里就不多说了。看从古籍整理出来的书,一定要仔细看前言,知道自己在看的是什么,怎么来的,心里有点儿数,才便于去伪存真。前言里提到《续金瓶梅》是清朝第一本儿官禁的书,不是因为内容淫亵,而是因为政治原因,此书中用金侵略宋暗喻清侵略明,其中不少描写是站在晚明汉人直骂清朝虐杀的。我边看此书,边查了一些宋朝当时的历史和明末清初的历史,发现此书有一大部分系用宋朝的人来讲明朝的事儿,自然不是正史,连野史也算不上,纯粹的小说。不过貌似小说也算不上。丁野鹤是受到清朝的委命来作《太上感应篇无字解》的,同时作了这么一部小说,借《金瓶梅》的故事来诠释他写的这一部《无字解》,实际上是解经的书,就是唐宋小说门派里的“讲诨经”,用老百姓的话来诠释儒道释三家经典的。这种讲诨经的小说写法,到了元朝已经变了味儿,明清的有些小说里还可找到些微的痕迹,现当今除了街上散发的随缘小册子中还有些粗制滥造的讲诨经的痕迹,更没有人能写。从丁野鹤在《续金瓶梅》中所列的“借用书目”中可知他对唐宋传奇很有研究,我想这或许正是清朝的人能写出唐宋的笔法的一个原因了吧。所以此小说,说来跟我们平常说的“小说”还不是一回事儿,写法、结构、框架等等完全不同,对于我这种对唐宋传奇了解不多的读者来说,这次阅读的感受确实是很神奇的,从来没见过这样的小说么,才知道中国曾经的小说还可以这么写。
这种讲诨经的写法,说来就是一篇大议论文,小说中的故事情节都是为了议论而产生的,故事和议论相辅相成,他在讲故事,你也可以认为他在议论什么问题,他在洋洋洒洒议论问题,其实这只是故事里的一部分。所有的议论都有源头,所有的故事也都有其自己的线索,就像一个雕塑,你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它,你就能看到不同的样子来,但神气又是合一的。当然,丁野鹤的这种写法终究是学来的,其中很多地方能够看到破绽,除了一些诗词小曲和偶尔出现的精彩论述之外,其文学欣赏价值也不是很高。
身为清朝官员,又是受到清廷的委命来写《太上感应篇无字解》,同时又为此解作了一部大书,按说应该是拍清朝马屁才对,为啥还犯了政治问题了呢?丁野鹤也不是反清党,他和写《姑妄言》的三韩曹去精,写《聊斋志异》的蒲松龄是同一时代的人,三本书的出现也是同一时代,三本书中记载的明末清初的事儿也大致相同,但丁野鹤和三韩、蒲松龄不是一派的人,从《续金瓶梅》里对北宋灭亡的分析中就能够看出来,他是支持明朝灭亡,他认为北宋灭亡是从一开始根儿就不正,积怨太多,所以才会遭受到金朝凶狠的报应。如此自然不能回避金朝的凶狠,惨无人道,不过他虽然对宋史有些了解,原来也写过一两本关于宋史的小说,但终究不会像专门研究历史的人那样清楚,于是就用明末的事儿往里塞,其实或许这也是他的本意,让成为亡国奴的明末遗老遗少们看到此书多少有些共鸣,有共鸣就会喜欢上,这书就会流传下去,就不会死。但这点儿汉人精神也是顺治皇帝心口的一块大病疮,揭了就得遭报应了。
《续金瓶梅》虽然结构凌乱,但故事本身不乱,有两个大关目,一个是月娘孝哥战乱离散,孝哥出家后千里寻母,一个是金瓶梅三人及其它《金瓶梅》中主要人物的后世报应。其中第一个关目很大,贯穿了通篇六十四回。同时丁野鹤还要通过各种故事来说明儒释道三教同源,且各有不同,其中很多理解是很深刻的,比较明朗,但局限于他的紫阳道人的身份,难免有装逼成分,以至于很多议论怎么看都像是满嘴炮火车。此书确实不淫,满篇都是弃恶从善的理想教化。此书中对《金瓶梅》中的不少故事情节和结尾处的人物收场都有改动,或者说这书纯粹是借《金瓶梅》这么个小说做个虚靶子,讲的都是他丁野鹤自己的故事。这种不依附前书的续,说不好听就是瞎写,说好听呢就是大手笔大胸怀了。
实际上,丁野鹤自己也说了,他想说的话《金瓶梅》都说了,而且说得比他好,只是他感到很多人没看出来,他于是作了这个《续金》来把那些暗话给点明了。据我看,也有好多没点明的,而且我感觉也是丁野鹤可能没从《金瓶梅》中看出来。如此看,这续,你如果对明末清初那段历史不感兴趣或者对中国古代三教合流的哲学问题不感兴趣的话,看不看也两可。
另外最近总看到学生毕业找不到工作的新闻,形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很多。有社会原因,如国产经济疲软,教育扯淡;有历史原因,如计划生育导致娇生惯养使人活得不像个人倒像条猪狗,如中国过去现在未来始终是封建主义社会;最根本的是个人原因,贪图安逸享乐,非要留在城里,懒,人一懒就没有人格了。上学为了啥?学知识?那是扯淡。学的是一种思维方式、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你没学到,只会拿100分,数字管屁用?分数是在学校学习的副产物,别人认为有用,只有对你自己是一点儿用处都没有的,上学如果只是为了浪费时间去搞那点儿分数,或者纯粹是为了浪费时间,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我一点儿也不怜悯那些找不到工作的小年轻们。饿死算球。
刚过了节马上就是忙,我还在争取不加班,得,明天后天大后天我都要出去加班,在外面住,编写机密文件。目前很充实,后天就又是“分手节”了,我倒一点儿也不感到空落。
星期六, 二月 07, 2009
《梄山节考》观后感
前几天逛书店看到一本儿先锋艺术杂志,里面刊登了一篇长文评论今村昌平导演的《梄山节考》,恰巧我在更前的几天买了这个电影,双版本珍藏版,分别是木下惠介导演的和今村昌平导演的。杂志上的那篇儿文章我没看,先锋艺术杂志无非也是那些陈词滥调,跟它的内容一样,除了打眼一些,也就是打眼一些而已。所以也不知道那个作者是否看过了木下惠介导演的版本,如此倒也让我能够比较客观的看看这两个版本孰优孰劣。
同一个故事,深泽七郎写的,我没看过原来的小说,这两个版本完全是两个独立的电影,两个导演或者说那两个编剧从同一个故事里找到了两个不同的角度去挖掘。
从木下惠介的版本里能够看出,他是深深受到了这个小说的感动后,用充沛的感情来策划导演这部电影的,让我看了也感动,小哭了一场。电影的叙事线索很集中,所有的情节,从对白到表演上都是冲着同一个主题发力,这是整部电影,一个半小时,显得好像并不很长。所有的场景都布置得很经典,光影与情节的配合是很讲究的。背景音乐用的是日本民间小调,有说有唱,把气氛做得很饱满。如此发力,如此利用电影语言,让我对这部电影所讲所述,它的主题,印象很深刻,而且从始至终被电影中的情绪牵挂着,我感觉非常棒。
今村昌平的版本用力比较散,这和他对小说的理解我感觉是有关系的。应该说今村昌平对《梄山节考》的理解更深透一些,他思考了梄山地区的那种特殊的风俗所处的社会背景,在这种风俗下当地人的性格会是如何,那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在这种社会中出现了这样的习俗,人的本性的一面又是怎么表现的呢?今村思考这些想得很深,很周到,但整部电影貌似要比木下惠介的版本更野蛮更村气,但在我看来它所透出的那种气氛,那种气味,恰恰相反,太过于理性,太缜密,以至于反倒不真实了。不真实的情,自然也不会打动我这个真实的观众了。或许《梄山节考》的真相正如今村昌平给出那样,但我觉得深泽七郎的小说定不是想说梄山真相的,他所记述的内容是站在这个民俗圈之外的观察结果,也就是说这些内容情节本身就有一些浪漫主义色彩,用现实主义手法拍摄这种浪漫主义的小说,总会让我感到有些别扭。我认为今村昌平完全可以对小说情节、对白进行一些大改动的,既然有思考的魄力了,就不能在乎原小说内容的拘束。
这两个版本的情节不完全一样,演员的表演风格更是大相径庭。木下惠介完全是以讲故事的身份把《梄山节考》传达给观众,并主动的作一些渲染,比如说用了大油画背景,用了大量的日本民俗歌舞以及文化符号,他力求的是让人们看懂,并且去思考故事背后的日本的贫穷和落后。今村昌平则是把主题放在“生死”上,而且更偏重于“生”,用了大量的动物交配、分娩镜头以及动物的性暗示,还使用了不少人交媾的镜头。他大力渲染着“生”,把死亡——由于盗窃村民将整个家族活埋的风俗,将70岁的老人送进深山等死的风俗——都纳入了“生”的节奏,这种节奏是从头至尾了,这是这部散乱的电影里唯一“聚”的一线,让人看到了日本的活力和顽强。呵,我的这个结论与刊载在先锋艺术杂志上的影评是完全相反的,那个杂志上的标题里说今村昌平这电影充满了死亡气息什么的,我真没看出来。
因为《梄山节考》是根据小说改编的,就是深泽七郎写的那篇小说,鉴于此,我感觉的木下惠介的导演版本更让我青睐一些,或许他对小说背景并没有今村思考得那么深透那么真实,但他更忠于小说原著,气脉顺畅,有了艺术感染力了。今村昌平如果真想通过这么一个有特殊民俗的村落来表达他的理念,他不如单写一个剧本一个小说来拍摄,内容和形式统一了,才不至于让观众感觉作品骨肉分离。
标签: 读后感
星期四, 二月 05, 2009
《血纸人》读后感
原本说以后不再多写读后感了,不过貌似已经成了习惯,不得不写,要不就好像一本儿书扔就没看似的。
看完了《血纸人》,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年9月第1版第1次印刷,是“世纪经典”之“侦探”系列,汤哲声编选。里面包括了民国老上海的几个侦探小说作家写的东西,程小青、孙了红、陆澹盦、俞天愤、张碧梧和赵苕狂,嗯,进一步感到我收的那一套《霍桑探案集》非常值当,又明白了当初秀铮为啥一个劲儿给我推荐此书,说孙了红非常了得。
孙了红确实了得,很脑淫,他写小说的大概套路很明显,一开始先把一大堆近于荒诞的怪事儿往纸上堆砌,怎么怪怎么写,一直写得让人从毛骨悚然变成哈哈大笑,然后再用类似于对小孩子把戏的揭露似的把这一堆怪事揭穿,让读者觉得自己当时的那些操心非常弱智,觉得自己特崩溃。正本儿书九个故事,里面有四个是孙了红这种类似于开玩笑似的作品,也确实精彩,这玩笑开得精彩了,占的篇幅就自然会较大一些咯。
突然感到自己更喜欢看俗小说,我收的不少东西都是俗小说,跟纯文学没什么关系,或者说这俗小说更适合阅读,更像是小说的模样。至于民国上海洋泾浜话的那种独特的语言我这里不必太多分析,看习惯了很是享受的。再加上春节这几天放假在家,心里很闲,又看了大量的动画短片、电影短片和芭蕾舞录像之后感到了疲倦。又加上了好茶水和好音乐的陪伴。如此种种,我感觉我没去天津大吃也是明智的,至少真正的享受到舒适和惬意了。
进而感觉看书实在是件享受的事情,又肯定了我前几天给一个朋友的忠告——“珍爱生命,远离电视”。昨天去城里逛碟,想买又说服了自己不买,又逛书店,涵芬楼、中华书局和考古书店,也一再说服自己别买别买,最终还是买了一本儿《京剧剧目初探》回来。现在书挺贵的了,尤其是好书,书越好就越贵。我看到一本儿讲捻军史的,薄薄一本儿卖240元;还有乾隆梵咒,一本儿800元,一共有八十本儿呢,当然我没买;还有俄藏敦煌文物图鉴,一本尔2450元,一共五本儿,我更当然没买。不多都是好书啊。这些书我要想买,我是有自己渠道可以买到廉价货的,比如说这回春节我去潘家园收了一套《世界野史》,原价9600元,我花了400块钱就买下来了,关键是分量,一本儿书10斤,一共六本儿,就是60斤,我觉得还是比较值的。
嗯,看书的享受我感到绝大部分是在于看书时的感受,而不是隐卷释怀后的想法,那些是副产物,而很多纯文学作品大多是在这副产物上下功夫的,这也是我喜欢上俗文学的一个原因吧。我看书就是为了消遣,打发时间,跟看电影是一个道理,就是在一段时间里能够溶于某一种味道中,某一些思绪里,忘我的,飘飘然的,这跟吸毒没什么两样,至于看完了之后到底记住了些什么,得到了些什么,除非是有阅读以外的目的,否则我也不会去强求自己多做追索了。是什么感觉就是什么感觉,想到了什么就是什么,刻意的去推敲,去揣测作者的别有用心,我想反倒是不尊重文字本身的做法了。
至于我自己要如何写,现在还不用考虑,能够全身心的去体味一个故事的美妙,一段文字的滋味,我想这应该是一个读书者最起码的道德吧。我管这个叫“读德”。不管是什么样的书,什么样的文字,其中定是有些气氛有些滋味的,品尝他们,好吃就多吃一些,不好吃也不用骂厨子,不吃就成了。因为以后自己写,读者们也会如此来品味我的文章的,我能不能把我的味道加到我的这盘菜里,其实也蛮有挑战,既然有挑战,也就强求不得捉刀者们的水平了。进而更加厌恶那些影视、文学的评论文章了,有必要吗?与其评论,不如自己把那个故事那个题材自己也去写一遍,看看谁更高明,这不是更有说服力么?江湖险恶,是与这些险恶的投机者们大有关系的。
看书就一定要学点儿东西吗?太功利的吧。欣赏一下别人的劳动成果,了解他们的思路和风骨,我看就足够了。至于其中学问,自然不会忘记,至少不会忘记是出自哪本儿书的,到时候再查也不会费多少事儿的。书看多了仍出蠢言,在我看不见得就偏是件不好的事情,至少还留有自己的一份真;当然就算蠢也不会蠢到哪里去,至少自己的思维在看书的时候是活跃的,经常的活跃,动脑筋,不生锈,你说他能蠢到哪里去呢?
嗯,我上次还从潘家园收了一套《续金瓶梅》,我准备快点儿看完,趁热打铁,虽然不能形成文字,但在我意识中总要给《金瓶梅》的研究画上一个句号,当然也不排除将来还会另起一段重温旧梦咯。
以后此博克可能更多的是我的读后感,书斋生活么,除了看书还有其他啥可博的么?至于工作、聚会、旅游等等,从免吧。在写读后感的时候,我会把那段空白时间内我身上发生的大事儿一点点写出来的,一些大想法自然也包括其中了,不单写了,太牵扯精力和时间。
多想,少说,多做。安静下来才能仔细感受音乐,养生之大道也。此亦为“黯然而日彰”。
标签: 读后感
星期二, 二月 03, 2009
回房山之后连看了两天半的电影
包括萨格勒布的动画短篇
苏联的动画短篇和一套电影短片
另外还有其他的,时间利用饱满
今天不看了,继续看书吧
倒有点儿感到真实生活的不真实
仿佛电影里的东西才是那些我所思考的
呵,危险啊危险,很快乐的危险
仿佛自己也有太多想表达的了
突然感到看新闻不适应了
突然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去了
坐在沙发里,漂浮在空中
从来没有过如此睡得安心安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