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3:39
朱老剑客
zhu_xinyan@yeah.net
星期五, 二月 29, 2008
《矛盾论》读后感
看完了毛泽东的《矛盾论》,人民出版社出版,1952年7月第2版8月第五次印刷,在扉页中前言道:“这篇哲学论文,是毛泽东同志在一九三七年八月继《实践论》之后,为了同一个目的,即为了克服存在于党内的严重的教条主义格的思想而写的,曾在延安的抗日军事政治大学做过讲演。”说来是一个演讲稿,如《论持久战》一样,大量的使用了“我们”和“我们认为”等等词语。据前言记载,这本书在发表出版在《毛泽东选集》时,作者作了部分的补充、删节和修改,所以我现在看的并不是当年毛泽东同志在延安的真实演讲稿,到底有多大的不同,我不知道,只能从其中的阅读是否连贯中得到些须线索。考察文章的修改痕迹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看词句或者段落之间其语气是否连贯自然,有了这个前言我自然要看得仔细一些,到底还是找到了几处修改的痕迹,而且发现了三处莫名其妙的缺字,按说这么严肃的出版社和这么严肃的著作不应该啊,实在不解其义。
说到了矛盾就得说辩证法,唯物辩证法和历史辩证法,这就难免让我想到了小学初中高中大学时候被灌输的那些马哲毛概邓理之类让人头疼的洗脑文章,也确实有很好的洗脑成果,虽然现在很多我的同龄人仍然是这套粗糙的思路,什么一分为二的看问题,什么事物是普遍运动,大道理掌握了一些思考过程,难得有用。说来足足上了得有十六年,从六岁到二十二岁,每逢升学必考,而且要你背得滚瓜烂熟才能及格,也不知道这算不算教条主义经验主义本本主义八股文,总之你得背,曾经有一个脑筋急转弯问题说“考政治”打一个音乐家的名字,答案是“贝多芬”。花了大量的时间反复的记忆这些文字,考完了就都倒出去了,就像吃了一斤藿香正气或者六味安消,解决了一次残酷的大便干燥。浪费了多少青春年华不知道,总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政治思想道德修养建设没有这一套好像就不能成为合格的学生了。大二的时候学马哲,当时叫我们的那个政治老师在课上说“我现在讲的都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原理,你们听听就好,到考试的时候千万不要像我这样回答问题,否则你肯定不及格。期末的时候我会把正确答案都告诉你们,你们倒是按照那个背下来回答问题就成了。”不过他讲得太好了,激发起了我的兴趣,呵,要说我当时也成了研究马哲的积极分子了,班里有几个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他们的书架上都摆着一套崭新的马克思选集,我也看了不少,到最后考试的时候,我是按照自己的理解回答问题,结果全年级就我一个人没及格。我记得我当时写过一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考》的论文发表在网上了,我还记得后来那个老师跟我“你太傻,我告诉你了你要背我给你的答案,你那个是你自己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考试用的马克思主义。”我们班主任也找我谈话,说我们大学多少年了没见过马哲没及格的学生,这回问题闹得很大,要我以后要谦虚谨慎,不能什么都用自己的想法来行事。结果呢,终归我和那个政治老师比较谈得来,他说补考的时候只要我把卷子都填满,就给我及格,所以我马哲补考得了一个60分,算是过了。不扯这些旧事,后来随着我对印度、日本和各宗教哲学的学习,慢慢就把什么叫马哲给淡忘了。如今看《矛盾论》,恰似温故知新,不过更多的是看毛泽东的文字技巧。
《矛盾论》也是从矛盾说到了辩证法,从矛盾的特殊性提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是列宁的话,然后反对当时党内的教条主义,嗯,这么个思路,这是粗看,粗看之下好像是反对教条主义的,因为文章里反复申明的,从这本书的注里可知《实践论》也是反对教条主义的,不过如果细看,寻找脉络,然后联系毛泽东同志后来的种种政策和作为,你会看到第六章(全文七章,第七章是结论)“对抗在矛盾中的地位”的后半部分才点明了主题,才说他到底要干什么。举例说,如这三句话:“目前我们党内的正确思想和错误思想的矛盾,没有表现为对抗的形式,如果犯错误的同志能够改正自己的错误,那就不会发展为对抗性的东西。因此党一方面必须对于错误思想进行严肃的斗争,另方面又必须充分地给犯错误的同志留有自己觉悟的机会。在这样的情况下,过火的斗争,显然是不适当的。但如果犯错误的人坚持错误,并扩大下去,这种矛盾也就存在着发展为对抗性的东西的可能性。”这话说得很保守,但意思很明确了,这样的话在第六章出现了三次,在第四章和第五章里只说到了要形成条件才能有矛盾的统一性,打破了这个条件就是对抗性占主导地位了。我感觉这些话为后来的延安整风运动、党内生活、三反五反和文革等等政治活动都给出了“哲学”上的理论基础。之所以说是哲学上的,是因为这篇文章是在给延安的小朋友们讲哲学课所作的。这是一个思维定式,哲学等于思想等于意识形态等于政治,马哲与政治不分家,而哲学又涉及到了社会的方方面面,所以只要一提哲学,就又有了立场、态度、观点、主义等等,嗯,这样社会的方方面面就都与政治联系到了一起,写错了一个字就顺理成章的上升为政治问题了,就可能成为“人民的敌人”。我感觉这个结构已经为当时毛泽东思考得很透彻。
不能说毛泽东同志一点儿也不懂“矛盾论”,虽然文章的前一半部分如同念经,说得不好听点儿像是满嘴嚼蛆,几个概念颠来倒去的绕口令,我看得也快,但还是发现了一些亮点,比如说他大侃《水浒传》《山海经》《淮南子》《西游记》来活跃演讲气氛,也是为了让自己说的这些话让自己让下面的人感到浅显易懂,大多是生搬硬套照本宣科的。直到后一半部分才精彩起来了,毛泽东的长处是分析时局,在这里他把当时的中国国情,鸦片战争到抗日前期的中国革命史套用矛盾论的法子串讲了一遍,这些精彩的地方大多也成了后来大中小学政治课本上的语言。前半部分我感觉他说得挺吃力,就那么几个概念要捯明白,理清楚,最重要的是有说服力,这其中他用了一些语言技巧,能够引用列宁斯大林的地方就直接引用,具体论述的时候他多用的是反问和长句。我高中时候专门和语文老师学过一段时间写作中应用长句的技巧,当时也是因为学习毛泽东的文章,语文老师说毛泽东善于使用长句,这说明他的思路严谨清晰,能够用一句话表达一个复杂的意思。不过《矛盾论》是一个演讲稿,如果长句出现在文章里可以通过反复的看得到一个意思,可如果是说出来,就是“主义主义主义”这么一大堆的叠列下来了,听的人很难马上弄清楚他到底要说什么,最后只能是留下一个印象——嗯,他说的看来有道理。而且在那个时代,五湖四海的热血青年都来到延安干革命,他们接触过马哲的人不会很多,而这又是哲学课,唯物辩证法这是先进思想,毛泽东来演讲自然要掰开了揉碎了反复强调着讲,而且把边边角角的有必要没必要的都要讲到了,同时利用他的权威又时不时提到了马恩列斯这样的秤砣级的人物,这都会使语言冗长,但我感觉还不够细腻,这都会给听众产生振聋发聩豁然开朗的效果。熟悉写作的人都知道,冗长的语言是柔软的,柔软的表达就有了作者发挥的余地,但是也有观点不明的危险,到底要说什么只能是读者自己去寻章摘句的理解,但只要发力专一,读者就不会发生误解,但也仅仅是不会发生误解而已,读者很难从中再有什么发挥了。这与坚硬的表达不一样,坚硬的表达是作者对自己的思考进行了凝练,只要在语气上不过分的带有情绪色彩,就会给读者一个很大的发挥空间,这也是中国古代“经”之微言大义奥妙之所在。嗯,用了这样的表达,模糊而且柔软的,逐次不分或者颠倒的,比如说把矛盾间的运动当成了特殊性和统一性的重点性质,这些都是很微妙的语言技巧,这为以后的政治生活中对《矛盾论》哲学的进一步或者进好几步的发挥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所以我说这《矛盾论》绝对不是单纯的哲学演讲稿么。
什么是主要矛盾?什么是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如果判断错了那就可能成为“教条主义”错误或者“机会主义”错误,总之稍微看不明白就是错误的,就会导致革命斗争的失败,在《矛盾论》后半部分里毛泽东在述说革命史的时候把所有的革命失败都归结为对矛盾理解的错误上来,以前会产生那么大的错误,这个很吓人的,所以人们在判断矛盾如何的时候就自然举步维艰,到底什么是对的?毛泽东说要用科学的观点,到底是什么科学的?他没说,但既然这个哲学课是他讲的,那么很明显,他说的就是科学的,他俨然成了化学物理社会文化等等方面的大拿、权威。我忘了在毛泽东同志的晚年和谁见面时他说过“具体问题你和周恩来谈,我只和你探讨哲学问题。”说来对哲学问题的探讨已经成了毛泽东对人对事的发力点了,哲学上的错误,嗯,很大的学术帽子。具体什么是哲学,我也知之不多,不过我感觉政治课中的辩证法等于是给人们的思维编上的标准化的程序,不辩证法的思考就是错误的,你必须如此思考,遇到问题先找矛盾、主要矛盾、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花很大力气去论证这么想是符合辩证法的,那么想就是不符合辩证法的,酱缸啊,搅浑水啊,结果就是假大空的一大堆大道理,最后如何做?还是要学西方现成的。一些直觉、推理、归纳、对比等等思维方式都给否定了,只能用这么一条路来思考来做事情才是正确的,才是马克思主义的,这就相当于是给哲学扣上了一个大屎盆子么。如此裹足不前,倒确实使每个人都有了发泄多于精力的地方,谁也甭闲着,结果大多是顾头不顾尾,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乱糟糟的一堆垃圾。最可怕的是从《矛盾论》中我还看到了毛泽东用苏联革命胜利的例子来说明哲学是可以人为的改变的,只要革命就能够使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这个矛盾两方面的强弱发生转化,貌似可行,可这是社会行为问题不是哲学问题,用这个例子来说人类可以操作哲学,改变哲学,这就有些唯心了,革命万能论了。这些导致了建国后的一系列不应该发生的事情——不断地寻找主要矛盾,再不断地通过革命来消灭矛盾。其实他也说到了矛盾的统一性是有一定条件的,嗯,如此,等于是给自己留了退路,如果某件事情他认为不能去改革,他会说“条件还不许可”,至于是什么条件,也是他说了算的。
从《矛盾论》的文本可以想象,当时的演讲是什么感觉,毛泽东在台上给台下的学生们搅浑水,台下的学生们再互相的搅浑水,实在浑得不成了,就只有书本上说得能够统一思想,结果更加的教条主义更加的八股文。而这种演讲的光荣传统一直到现在的大中小学的政治课上仍在继续着,当然可喜的是在人们的现实生活中把着这盆浑水不放的人越来越少了,人们已经习惯了上政治课锻炼记忆力,在行动上独立思考了,即使这种独立思考目前看还很有限还是局部的。我认为思想方面的书还是要看的,有很多高水平的思维方式如果没有人点播单靠自己去悟也不是不行,但确实是很耗费体力的,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也不是说非要是大师、权威的思想书籍才要削尖的脑袋去研读,不是的,我感觉但凡这本书说得明白,给自己的思考引进了新的活力,指出了新的方向,或者对于解决问题行之有效,对于决策能够提供借鉴,那都可以当作老师来尊重的。杀猪捅猪屁股,各有各的道,不强求统一也不强求不统一,嗯,不强求不限制,我理解这才是矛盾的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精髓所在。《矛盾论》太硬太教条,我感觉用“阴阳学”是完全可以更简练易懂的概括的,嗯,如此,咱们纵看古今,不懂阴阳学貌似也不耽误吃饭睡觉。
标签: 读后感
时间
21:10
星期四, 二月 28, 2008
《三国演义》读后感
看完了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天津古籍出版社出版,1998年1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我原来没有完整看过《三国》,从电视剧《孔明传》《曹操传》《三国演义》里看过,还有很多文章来议论和引用,人们说话的时候也时常带出来一些三国典故,戏曲曲艺中也有不少出,总之未看三国先耳濡目染了好几年,四大名著已经成了中国人文化的一部分了。也因为我没完整的看过《三国》,原来月水社秀铮倒是给我一本儿《白话三国演义》是电视剧剧本,我觉得还是看小说版的《三国》更实惠些,就在去年年底买了这两本儿昨天刚看完,不过我也不知道这是不是原版的,因为不是人民文学这种大出版社出版的古代小说,一开始给我感觉总像是缩写版,人物事件都跟皮影戏似的,事件密度很大,每一章都有很复杂的叙述,不过进入了作者的叙述语境之后感觉是很好的,看得也很快,没有感到有缩写的痕迹,两本书八百多页,所以我暂且认为我看的就是原版小说《三国演义》吧。整本书的质量还好,有十几个错别字,说不好是原文如此还是手民误植。
在我还没看完的时候就和我的同事、朋友们对三国人物、事件发了不少议论,这个话题很能够引起共鸣,不怎么熟悉的人一聊三国也都亲切几分,文学名著的社会效应很大啊。而且《三国》写作手法比较简单,就是利用各种手段来突出人物,事件辅之,所提到的大大小小的传闻、谶语、战斗、策略、语言都在为塑造人物形象或者群像做努力,所以整篇文章用力集中,条理清楚,气氛和人物神采都飞扬,并且大量的引用后人的诗歌,这都会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叙述语言和对话语言多择精炼精彩之句,读起来铿锵有力节奏硬朗,既然大书英雄之事,如此利用英雄之音之字也是妥当,满篇儿的雄性激素,平均每页纸死人上千,也是奔放畅达,如有人依此书气概成事,定会为枭雄。如此在刻画人物上也就难免夸张,线条粗硬,忠奸分明,这也是后人诟病之所在。而且不少地方和史实相悖,这也让很多学术界人士指责,其实它开头已经说了“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此为笑谈,是小说,是让老百姓解闷儿谈资的东西,是否当真的不重要,关键是用它们来说话有内容有风趣有感觉就好了么;并且正因为其与正史相悖,而《三国演义》的影响又很大,才会使人们去考据那段历史重视那段历史并且记住那段历史。
关于三国我爸爸也跟我聊过,说他看《三国》有四五遍,最看得起赵云,是三国里唯一一个老死的,据我看三国其中老死的人也不少,其实都是病死的,不是死于非命,马超是病死的,诸葛亮也是病死的,在最后一回中说到的后主刘禅、魏主曹奂、吴主孙皓也是病死的,嗯,我这个是驳我爸爸。在《三国》里我最喜欢张飞,特别可爱,人人都说他有勇无谋,我看他用的那三次计策都非常成功啊,而且遇到事情之后采取的行动果断且有效,只不过众口铄金,刘备带头认为他是一个莽撞人,终只是守了蜀国边关。刘备让关羽独守荆州,也是把他支得远远的,由此可见刘备是真仁义还是假仁义。刘关张三结义是前一段故事的主线,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由于兄弟之情感动了其他人而积聚了一群高人,又由于兄弟之情导致彝陵惨败,险误了国家大事。刘备之仁义非常做作,诸葛亮有几次利用了刘备的这个特点,就让刘备前台演戏,他出来点破迷津。关羽读《春秋》的内容我没有在《三国》里看到,不知道是不是给缩写掉了,民间俗语“周仓拄刀桥边站,关公勒马看《春秋》”当是有一定根据的。在描写曹操的章节里出现最多的是“曹兵大败”,不过总会有高人护驾,早有郭嘉,后来是司马懿,而且他手下大将虽然都低关公一等,但人数众多,徐晃、许褚、夏侯惇、夏侯渊、张辽、张郃等等,其实力要比蜀吴强很多,如果没有诸葛亮这个妖精,魏朝称雄想来可以早几年实现。吴国全凭地利,据长江之险,看最后吴亡的时候乃是人和尽失,长江之险亦不足为险了。看这三国吧,只有吴国是自己打下来的天下,蜀国是以刘备天人之相笼络绿林好汉兼并多家军阀,魏国自打败了黄巾之后,确实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灭了两袁、马腾,成了大气候。还有如华佗、左慈、管辂这些世外神人,又缠在神鬼梦兆奇门遁甲之类的玄幻因素,就使整篇小说说真也真说假也假,仅就是精彩热闹,调侃历史,不稽之谈。有书之后,就更给了人们调侃的口实,如此三国故事众口传扬津津乐道,这是小说较之正史有优势的地方,达到了脍炙人口的目的,此小说也就成功了。
看《三国》最后一段引古风云:“纷纷世事无穷尽,天数茫茫不可逃;鼎足三分已成梦,后人凭吊空牢骚。”也觉得自己在这里妄谈三国人物事件也实在惭愧了,无论怎么个看法都是“空牢骚”么,不过我考察了毛泽东同志的著作,感到他从《三国》中学到了很多观点和智慧。在这个小说里加入了不少古代的典故,而且点明了他们的意思,各位文臣武将在定计策论天下的时候也都说出了前因后果,都说得很明白,这里可能有不少是现成的,也有的是罗贯中自己加进去的,嗯,那些思路,思考问题所站的角度立场,说客说服对方的措辞利害,着实让我大开眼界,而且我感觉还需要慢慢消化一段时间才能应用到现实中的勾心斗角中来。古人礼仪多,尊天敬神,所以他们的表达方式除了语言、艺术之外还有很多对礼节的运用,衣食住行都有讲究,这是现代人所难企及的,也是古代文化令人神往之处,这个在《三国》里也是叙述气氛的一部分,在这种气氛下出现了这些言论和事件才不会显得突兀,像其它的古代故事一样把文化和文学紧密地联系成了一体。
我前一段时间看人艺演的郭沫若的《蔡文姬》,是写曹操与匈奴和好的故事,里面提到了蔡文姬、董祀、蹋顿、左贤王等等,这个在《三国》里也有记载,只是《蔡文姬》中给出的是当时汉朝一片太平景象,这与《三国》中当时的战乱频仍是不一样的。也不知道《蔡文姬》中有多大的成份是史实,它与后来《三国演义》中说到的曹操拜访蔡文姬董祀后久战不前妒杀杨修,这两个曹丞相好像不太搭调。当时的曹操南征北战,又挟持汉室欲夺权,也是才华横溢胸有城府的,他是不是与郭沫若同时代的毛泽东大相类似呢?所以我感觉《蔡文姬》一文是有一定政治目的的。还有我们常说的曹植七步诗,并非是“煮豆燃豆萁”,而是说两牛相斗一牛坠井这么一幅画,后来的煮豆诗是曹丕看七步诗难不住曹植,责要曹植闻声成诗所做。还有“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是写诸葛亮的,这我也是刚知道哈。
在《三国》里提到了汉末魏晋时期的文学艺术,如孔明的《梁父吟》、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还通过孔明的发明创造说到了当时的科技水平,如十连弩、木牛流马,不知为啥我在我这本儿《三国》里没看到“孔明灯”。通过说张鲁,提到了张道陵的道教,通过说左慈,提到了奇门遁甲之术,嗯,读到后来才发现三国里奇门遁甲的大师是诸葛亮,也不知道是怎么个构思,诸葛亮在小说前后派若两人,越来越神。汉末魏晋时期的佛教造窟运动并没有说到,另外还有当时的诸位书法家、魏晋风流隐士都没有提到。虽说罗贯中的字里行间很严格的避免的前朝发生后朝事,当然在他引用的诗歌里还是提到了唐宋的一些典故,这点算是比当代写历史的小说要更忠于历史,不过其展现的三国风貌还是有限的。在《三国》中除了大量说忠奸勇武君臣之道外,处处不忘了写“安民”,不管是谁打了胜仗占了城池,都要带上一句“安民已毕”,再看统治者要完蛋了,除了写那些千奇百怪的征兆,什么大风把旗子挂到了,战马打前失了,总是要说此人是如何劳民伤财破坏良家的,从董卓、孙皓莫不如此,只是因每个人的性格和所处环境不同,而缺德的具体形式不同罢了。只有几个人是纯粹气数已尽,此时犯了恼怒的错误成了他失败死亡的预兆,诸葛亮六出祁山,误用马谡,关羽大意失荆州,皆是如此,忿怒伤身啊。嗯,从这些中多少能够看出罗贯中的一些思想主张,或许也是历来小说评书爱好者的民心所向吧。
上面说的有些零乱,思路不清,有些想法还没有成形不知道怎么表达,都待以后慢慢梳理吧。嗯,那什么,把毛泽东著作、诗词和《三国》联系起来看是很有意思的。
标签: 读后感
时间
06:29
星期三, 二月 27, 2008
粗算了算,皱眉头
我还有近两百本儿书需要看
这只是我已收集的书籍
其中包括音乐美术史料
明清晚清诸多小说著作
古代近代历史原始资料
外国文学名著和笔谈
科学、哲学普及读物
以及从网络收集的史料
都特别厚,我看书又慢
别人一目十行
我是十目一行
有那么多东西需要看吧
还要琢磨着写笔记和读后感
弄得我业余时间都在看书了
恋爱、写作等等都耽误了
可还是得看,同时也不能
放弃阅读新闻赶上时代
压力很大,健康第一
去年我感觉我看了不少书呢
圣经古兰经数学史红楼梦
回头看就是九牛一毛么
如此的日子,快马加鞭
也需要三四年的青春年华
不知道这对一辈子来说是否值得
不知道将来是否会因此得到幸福
时间
07:19
星期二, 二月 26, 2008
女人的一生就是从聪明伶俐开始慢慢变傻,知道感情和性之后就变得很傻,有人点化(失恋或者恋爱成功或者家里死人或者工作上受打击等等,总之是发生了一件或者几件屁事儿)之后就从很傻变得更傻,等有了孩子又稍微缓和了几年,稍显聪明,等孩子长大啦,就索性傻得无药可救了。——“傻屄”一词的由来。
女人就得隔几年就生个孩子才能维持正常的智力水平,由此看,计划生育是女人发傻的罪魁。
时间
13:45
星期一, 二月 25, 2008
嗯,把那个狗屁试验做完了
说来也就没什么借口
上班不务正业了可还是不务正业
总是在做白日梦
其实是心理空虚
比如说今天我就想招一个秘书
女性无业未婚姿色还好愿意成家
还跟朋友们说了这事儿
越聊越没意思,结果
一下午就这么打发过去了
明天得搞点儿正事儿了
这一年都过了六分之一了
时间过得太快,今年我
还一套书都没看完呢
也就是几本儿超薄看完了
没有成就感,一点儿也没有
我梦想中的二十九岁
活得不应该是这个样子
现在好像都被孤独打垮了
时间
15:35
星期日, 二月 24, 2008
星期六, 二月 23, 2008
今天,啊不是,昨天了
老魏说来了一个我的粉丝
叫我去他家做客
还嘱咐我要带签字笔
聊得很痛快
他有很多见解很冷静的
吃得也痛快
晚饭是他爱人做的
喝得也痛快
一侃山就忘了醉
抽得也痛快
三个人一天抽了六包
嗯,看了纪录片
《八九点钟的太阳》和《天安门》
咱不说意识形态如何
导演编辑的太好
纪录片搞得很有戏剧性
是下过大功夫的
去老魏宿舍看猫,都是母的
胖的吃肉,瘦的吃素
我给它们取了名字
胖的叫大黄,瘦的叫小黄
时间
23:02
星期五, 二月 22, 2008
今天试验做得还算顺利
下午别人听报告去了
是韩国人概述他们的作为
我因为做试验给耽误了
索性就没去,心中有愧
因为我下午看了一下午
伊藤润二的恐怖小漫画儿
工作时间开小差儿
这两天我都有些不务正业
真不应该
心里空得慌
时间
16:34
星期四, 二月 21, 2008
今天上午陪着
一个女傻逼做试验
深刻领略了什么叫“不学无术”
一顿的穷唠叨
说自己的正确观点
实际上根本不懂化学
纯粹的胡诌白咧
什么都不听就
故意的说我这错那错
我都懒得跟她说什么
要犯混蛋你就给我滚
这他妈就是现今的科研人员
混饭吃的傻逼们
时间
12:25
星期三, 二月 20, 2008
补《毛泽东——鲜为人知的故事》读后感
那书里面指出的不少资料我在其他原始资料里也找到了呼应,同样的一件事儿用不同的笔触记述出来,便显得褒贬不一,这也是文学之妙处,一句话看你怎么 说,不同的说法不同的意思。所以呢,也不能根据《毛鲜》一本书来说什么,只能说当时确实发生过这些事儿。《毛鲜》运笔客观,可是在对事件的叙述中动了手 脚,后来我又翻阅了一些党史资料,包括中共七大八大的新华社文集,当然我掌握的资料相对来说总是很少的,要客观的还原那段历史的面貌很困难。毛泽东有一套 贯彻他一生的做事情原则,用犯罪心理学的观点看就是一个罪犯用某种方式作案如果第一次得手了,那就会有相同方式的第二次第三次作案,作案的目的不同,具体 手法也不同,但大概思路是差不多的。这是由于经验的积累和人本身的思考惰性使然,像欧拉那样喜欢列举出十几种甚至几十种不同的方法来解决同一个数学问题, 这样勤于动脑筋的人,历史上看来不多,高斯算一个,而希尔伯特和庞加莱就不算了。这样也好,在研究他们的学术时容易找到脉络,而不会像研究欧拉那样显得无 所适从。我感觉研究毛泽东也一样,不应着眼在于对这个人的人品人格习惯脾气等等上面,而应在于其做事情的脉络上,他是怎么做事情的,至于那些事情的影响, 对社会人们意识形态的影响,是“一本道”问题,根据经验和理论也可以估计出来的。毛泽东、金日成、波尔布特、斯大林这些人的做事情方法定也有一定之规,有 共同点,在谴责他们的同时,我认为大家是不是也能够从那些惨烈的事情里看到其折射出来的人性的共同弱点呢?为什么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国家民 族里用这同一种作事情的方法都行之有效呢?那么这套方法本身就是个不二法门了,他们是有幸认可且运用了这套法门的人。而这套法门我感觉也是有其因缘的,这 与民族历史和国情等等定有关系,有这样的历史和国情就会有这样灵验的法门。所以我说这是“一本道”的问题,不是谁谁谁做人的问题。为什么共产主义革命的领 导人士们能够很轻易的找到这套法门呢?
我觉得最好论事不论人,如此也能够清楚的看到毛之后的中共领导人的各种无能与软肋,也能够理解当今学术界为什么普遍的徒弟不如师傅强。另外,抓住了谁 做事情的筋骨脉络了,再考虑对策和自己的活法儿,会更有效率一些的。这些脉络往往是独门绝学,往往也是当事人自己也没有总结成语言的,只是有心人和好事者 如我才会对此感兴趣。
正如斯大林所说,毛泽东是一个天才,这个天才就是不通过学习就可以掌握这套法门。其实从毛著作里可以看出,昨晚我看了《矛盾论》,毛泽东是通过文学 ——具体说就是中国古代文学——这条道路找到这套法门的,他对世界局势国家局势的认识大多都是从文字上知道的,他对这些的认识和决策也是文学化了的。我记 得我早就说过文学这门学问很可怕的,文字即咒语,嗯,这个观点也没有得到人们的认同。比如说“某某和某某自古不能两全”这个句式,有些人尽把这句话当成怀 古铭世,有些人把它看成了一个哲学现象,而我感觉毛泽东是直接推论到了“既然不能两全,索性就只守其一,抛弃其次。”能够从一句平常话中得到这个结论正是 胆识所在,况且他全盘打算以求左右逢源,看《三国演义》可以看出诸葛亮周瑜他们都走得这个路子,不同的是,诸葛亮是玩儿别人的命,周瑜是玩儿自己的命,都 是做事情的人。《毛鲜》作为原始资料即可,因为我看过的时间较长了,当时的心血来潮现在已经沉淀掉了不少,留下来的就是这些印象,我看书也是拿到些可为我 所用的东西就成了的,呵,“是非评价”这事儿我不多掺合。
标签: 读后感
时间
09:06
星期二, 二月 19, 2008
《论持久战》读后感
看完了毛泽东《论持久战》,人民出版社出版,1952年3月第1版,1953年6月第2版,1960年5月第9次印刷。这是几年前我和沙门、马兰在北京聚会的时候,逛西单的中国书店时候收的旧书,一下子买了二十余本儿毛泽东同志的著作单行本儿,我觉得看这种单行本要比看选集和有断章取义之嫌的语录要好一些,如此能够比较完整且不受影响较独立客观的欣赏这些历史资料,而且我也不愿受舆论和历史评论的影响,仅联系我原来看到过的中共党史资料、中国近代史革命史的资料,以及关于毛泽东的传记和当时人物的日记资料等等,得到我自己的想法。沙门有一段时间还说我是不是看毛著作看多了,呵,非也,我今天才看完第一本儿。要阅读原始资料,之前一定要广泛的阅读一些周边的辅助的资料,否则可能会读不懂,产生误解,那么在将来的评述和引用中就难免要闹笑话了。即使再浅近再原始的资料,也不能孤立的去看去分析,即使在头脑中形成了某些想法也只是暂时的且情绪上的,更多的还需要以后的慢慢回味和思考,沉淀几年之后才能够有一个比较中肯的意见,那个时候也就把这些意见凝炼成简短的几句话了,所以我在我的读后感里一般不写太多自己的想法,就算是写了也只是暂时的想法,大部分还是说一些我比较有把握的话。即便是在网络上写这种不值钱的博克,也得尊重观众的。
原来看过弗拉基米洛夫写的《延安日记》,正是毛泽东在延安整风期间的记载,其中说到了中共军队不打仗抗日只顾内斗,同样的内容在《毛泽东——鲜为人知的故事》里也有记载,查看当时红军和整编后的八路军的电报记录也能够得到这个印象,另外人们茶余饭后聊天中也说到朱德与林彪的对比之类的内容。我看此书扉页上记载“这是毛泽东同志一九三八年五月二十六日至六月三日在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上的演讲。”,可知前面我看到听到的一些资料确实是有用的。当时毛泽东是否为主席我不太清楚,至少从这篇文章里我看不出有什么主席架子,倒有些《三国演义》《资治通鉴》《战国策》的味道,就好象毛在此时确为一个谏臣或一名谋士,近一百页的《论持久战》方寸之地已定三分天下。他对中国当时的国情、日本的情况、国际的情况分析的非常了得,并且从历史事实中能够看出《论持久战》确实成为中国抗日的总的思想方针了,毛泽东同志在文章中所估计到的人们的反应在后来的历史事实中也确实出现了,他估计到的战局变化虽然和历史事实有些出入,但在战略防御和战略相持阶段中大抵来说也是符合的,战略反攻阶段他没有估计到美国轰炸广岛长崎迫使日本投降,也没有估计到苏联红军能够飞速收复东三省。嗯,我问我的同事《论持久战》这么严谨且宏大的议论文笔是毛泽东一个人写的吗?会不会有他的秘书或者同志们代笔的地方?我同事说没有,那么这些思考看来全都是毛泽东同志自己的才华了。
整篇文章完整性很强,要说什么要达到什么目的都说得明白,而且在字里行间都在支持自己的论点,所以如此的议论如同一个拳头,力量很集中。后面议论他对战争、战略、战役、战斗的观点非常精彩,很有说服力的,也不是不容置疑无懈可击,只是给我感觉要反驳他是件很困难的事。毛泽东先把自己放在局外人的立场来看局内,各种因素说得客观,虽然言辞的选择上仍然是当时政治宣传用语的那一套,抛开言辞不说,仅从结构和意思来讲他并不全盘否定日本的侵略,也不全盘避免揭中国的短,他各打五十大板,一碗水端得很平,于是我也从这种非常客观的分析中看出了作者思考时状态之冷酷了。嗯,这个冷酷表现在他不考虑人情冷暖,仅就战争说战争,论输赢,怎么打赢抗战是他主要考虑的,其中所有的具体战略和性质分析都是围绕着打仗这件事儿来说,疆土、人口、经济、外交更像是一盘棋上的棋子,冷静的分析各因素的长短,以及战争中各种战术性质,以此来论述他为什么要打持久战以及具体怎么打。其中与其说是运用了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哲学,倒不如说是在考察强弱阴阳的关系。文章中多次述说——我感觉是有重复的,可以认为是强调——当时的局势是什么样子的,中国在当时是什么样子的,日本在当时是什么样子的,其中不少我想都是中共情报和新闻机构的贡献,毛泽东在这里在做什么呢?他在考察或者向人们展示阴阳两方具体的样子,在《论持久战》中用“内线”和“外线”、“强势”和“弱势”来代替阴阳了,然后通过中方自己的统一战线的建设、国际势力的援助、日方的内溃把这阴阳两方面联系到了一起。然后就详细的论述在持久战状态下这对阴阳的变化,其中有一段分析我能够从中看到一个完整的阴阳鱼。毛泽东对抗战目的的说法很有意思,他认为驱赶日寇是一个目的,建立新中国是另外一个目的,这点与他冷静的分析战争元素貌似有些不协调了,他通篇都说打仗的艺术,却花了差不多有五百到八百字来说“永久的和平”,嗯,文章里并没有明确说建立新中国的如何如何,代之的是“永久的和平”,这个词从此书后面的注释中可以看出是共产国际提出来的。这样,“建立新中国”这五个字在文章里的出现就格外的显眼了,只在“抗战的目的”一句里带出了三四次,突兀的存在的五个字——这才是毛泽东同志认为的抗战的真正目的所在,或者说他的持久战战略是由这个目的生发出来的。当然他实际如何想的我不能冒昧揣测,仅从文本的分析中我得到了这个看法。老毛看问题眼光长远的地方就在这里体现出来了,当时参战的那些势力里肯定也都有各自的打算,并不一定都是持唯一的目的去抗日打日本侵略者,但是他们没把这些自己的目的说出来,老毛说出来了,这就是胆识。
如此看,《论持久战》中所说到的种种,以及后来历史事实中的种种,也就说得通了,一些舆论对毛在抗战时期中的领导法的诘难也就可以理解了。他是想通过这次战争这个好机会来锻炼中国人民,要使全国人民团结成一块儿来打天下建天下就需要有相应的意识形态和素质能力,嗯,其中的农村包围城市的想法、为了成事不惜人力物力的想法,在后来的日子里可谓是贯彻始终的。他在这里提出的是“徐徐”还不是冒进,利用抗战韬光养晦积聚兵力制造威信,不速胜也不亡国,他要做的是与日本兵进行意识形态的战斗,让他们自己退出去,自己否定自己,不是要打死而是要打服,打服了为止,有一些利用行动来进行谈判的意思,这与中日语言不通这个现实也相契合,所以持久战更像是一个行为艺术。在这个行为的谈判中,会死很多人,会有很多苦难,会失去很多土地,直到日本兵无心恋战,最终的胜利还是中国的。可以推论出,这抗日是越晚胜越好,时间越长人民就越团结越向往和平,日本内部就越缺少兵力和财力越无所适从矛盾重重,国际势力就越关注中国战场越会对中方进行援助,中共在国内国际的政治资本就积累得越多,而国民党损失就会越大越不堪一击,其国际形象就越糟糕。另外,让你日本兵感到痛苦,但不让你死,这好象在后来的毛泽东的政治的艺术中也有所体现的。毛泽东只求最后局势的阴阳颠倒过来,所以也不能让自己牺牲太大,随着抗战的经验的增长历史事实也表明中共军队确实是在这段时间壮大起来的。持久战时期毛泽东等待的是建立新中国的机会,直到国内国外形成大势所趋了,都赞成中共来建立新中国,如此,才能达到抗战的真正目的,这与他建国后主张抗美援朝和炮打金门以争取苏联来帮中国建设海军装备和核武的思路是相同的。抗战给建国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锻炼人民、得到国际认可的机会,如果没有抗战,国民党就会到西北来收拾长征内讧失去张国焘部队的共产党,所以抗战很宝贵,毛泽东认识到了这点,他欢迎日本兵过来侵略,并且他需要时间来充分的利用抗战这个机会,需要持久战。当然这也是我的揣测。因为《论持久战》里说到的“为什么要打持久战”的分析也是很有道理的,中国实力不行,军队装备和素质都差劲,但中国人多兵多地大物博,日本军队实力很好,但地小人少且失道寡助,所以中国必胜但不能急于求胜,如此需要持久战。
对待日本兵的侵略,从《论持久战》的分析中能够看出他虽然允许日军占领中国的土地,但他只是利用了日本兵的占领这个动作而已,他并不是要让日军真正的占领中国的土地,这在他对日军的分析里也说得明白,只有东三省是真正的被占领了,其他的地方日军貌似占领了,而实际上只占领了三分之一,三分之一的敌方阵地三分之一的我方根据地三分之一相争的地方,这看来是一个比方,据我从毛的分析里看,如果照他那么持久战的打法,日军实际占领的占他名义上占领的也就不到十分之一。毛泽东说用游击战扰乱敌后,而从后面的说法里看这个游击战实际上是小规模的运动战,主要是歼灭战,次要的是消耗战,也就是说你日军前面花大力气的土地,我们紧接着给夺回来,或者孤立你这些阵地,破坏你的交通,你占领了还是你的,但你不能安稳的占领,你要花很大力气来稳固自己的占领,你占的地方越多你要花的力气就越大,千疮百孔,自作自受,你始终只是一条狭长的战线而不会是一个网一片地区。这当然要牺牲很多我方士兵,但能够得到很多日方的经验、技术、设备,最重要的是争取了时间,他的目的是为了打服而不是打死么。毛泽东同志也说到了决战,就是不惜任何代价必须致对方于死地的战斗,不过他也说到这个决战只是持久战的一个策略,他坚决反对战略上的决战,即使中方处于绝对的优势也不能打战略决战,没有把日军赶出鸭绿江就不用战略决战。为什么呢?还是刚才说的,因为抗战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建立新中国,次要的才是赶走日本鬼子。能够让国外的主要是苏联的兵来打的战斗,咱们就不出手,嗯,不过从《延安日记》中能够看到到了抗战后期毛泽东为苏联红军的强大震慑住了,他也怕苏联趁着打日本的机会侵略中国,这是他意料之外的——他早先以为苏联东线损失惨重再打日本就已经精疲力尽了,然后就管不住中共了,得让中国自行其是了,这当然是如意算盘,因为这个算盘他还组织延安的党众联系过美国的援助。抗战的整个过程中的这个失算也影响了新中国建立后近三十年的外交政策。
嗯,设想如果我是当时中共军队里的一个兵,如果我也识字,而且当时也看了《论持久战》,可能在打了胜仗之后指导员说战略撤退,我或许会发自内心的窃笑吧。笑什么?笑这是在打持久战呢,持久战就得这么打,不玩儿胜利只玩儿敌人,争取时间,领导打的主意不是称臣而是要加冕呢。
在《论持久战》里可以充分的看到毛泽东同志的军事才华和政治才华,各方因素的分析和利用说的头头是道,尤其是分析日军侵华十月中所犯的指挥性错误那是非常精彩的,让我很服气。他更像是一个枭雄,有些曹操的气质。说的都是抗战棋盘上的大模样的问题,是哲学问题,可能当时他就把自己当成人民的老师了吧。我听说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著作并没有详细的研读过,可是他的观点和方法却是非常唯物和客观的,我想这和他原来看中国古书很多应该有些关系。其实这样的现象我想现代的人们也会遇到吧,很多思维方式和艺术手法并不只是某大师的专利,敏学深思之后,我们定也会找到那处法门的。所以呢,别以为谁没读过大师的论述就肯定不懂大师的风骨了。反而抱着大师论述不放的兄弟们,你们可能已经被自己心目中的大师所障碍所拘束了吧?还是自己多思考少懒惰,发挥自己的才华更好一些,大师的东西可用来欣赏可用来参考可用来思索,但不可用作课本,更不可用来当成自己懒惰无能附庸风雅沽名钓誉急功近利哗众取宠的装饰品或者挡箭牌。
标签: 读后感
时间
11:38
星期一, 二月 18, 2008
再说《雷雨》
我后来觉得这出戏的冲突并不是很难寻找的,在当时的社会有几个社会现象并不罕见:富贵些的人家一婚再婚;老夫少妻;儿子和年轻后母的私通;女仆与年轻主人的私通;罢工与紧张的劳资关系,等等。这些现象在现代社会也是存在的。曹禺先生从这些现象的搭配组合中找到了这出具有恐怖色彩的悲剧。一个女仆年轻的时候与少主人私通生下了两个儿子,一个留在主人的身边成为大少爷,另一个随着她走后成为主人的公司中带领罢工的工人代表,这个女仆的第三个孩子是女儿又来到这个富贵家庭,像她母亲当年那样与大少爷私通了,而大少爷原来还和他的年轻后母有一腿,为了增加大少爷的尴尬境遇还给他安排了一个弟弟,这个弟弟也喜欢上了那个女儿。我后来想如果把这出戏的亮点放在鲁侍萍和她的孩子们上,整个结构就会很鲜明了,难免会让人看出俗套,所以曹禺把亮点放在了认真多情的周蘩漪和有梦想而最后梦想破灭的周冲上,等于是稍微转移了戏剧的重心,这是非常巧妙的艺术手法所在。从他要加上序幕和尾声以及这个重心转移上也能看出曹禺的本意是想跳出这出悲剧来写这出悲剧,在这里蘩漪和周冲的真挚而单纯的感情却成了牺牲品,而其他人的丑恶淫乱的感情则一发而不可收拾,最终崩溃了。曹禺并不是要表达什么他个人的看法,他只是想通过这种奇妙的结构让观众心理产生由衷的悲哀和无奈,接受一次情感的冲击,这种感受可能是现实的也可能是超现实的。曹禺并不是要净化谁的心灵或者伸张正义,他就是要把这种邪恶赤裸裸的拿给观众们看,其中是有发泄存在的,世界可能或许就是这个样子。正如曹禺本人所说,他并没有盼望着这出戏能够上舞台,因为他也不知道这出戏会有什么社会作用。但正因为这出戏里有人性和命运的悲剧,突破了时代性和社会性,它却不再受时代和社会的束缚,能够在很多国家各个时代出现在舞台上。不过呢,我感觉人们始终没有理解曹禺的本意,不断的在舞台表演上发生着歪曲。可能这出戏确实只适合作为案头剧才能得到人们冷静的欣赏吧。
标签: 读后感
时间
07:26
星期六, 二月 16, 2008
《雷雨》观后感
为了看人艺的话剧《雷雨》,我先看了曹禺《雷雨》的剧本儿,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1994年9月第1版,1998年5月第3次印刷,后面附录了曹禺在 一九三六年为此剧写的序。从此序中可以看出,这是在《雷雨》杀青三年后写的,在那三年里《雷雨》已经被多次搬上舞台,而且在日本也有所演出,可是始终没有 得到很好的演出效果,主要是曹禺本人感觉很多人对此剧本有误解,曹禺本人认为很重要的角色不能被演员很好的把握住性格及命运,而且序幕和尾声也遭到很多导 演的排斥。同样作为一个小说和戏剧作者,曹禺的心情我能够理解一些,而且经曹禺先生在序中如此一点播,整出戏剧的大概轮廓面貌我也犁然于心了。因为前一段 时间我一直在看人艺的话剧录像,对人艺的我也有了大概的了解,所以在看这个剧本的时候自然也就不自觉的把角色和我知道的演员对上了两个,我觉得饰鲁贵的演 员最好是英若诚,他在《骆驼祥子》里演刘四爷的样子和鲁贵的一些行止很对头的,看了曹禺先生的序之后,我感觉饰周萍的演员最好是濮存曦,他能够拿出那种绅 士且懦弱,有教养但矛盾的劲头来。原来我在大学的时候也拍过《雷雨》,当时理解不是很深,大多都是高中时候的印象,这回又看了一次剧本,发现我当时的理解 是错误的,它不是革命戏,而是伦理戏,是具有恐怖和浓重悲剧色彩的,是经过很深的城府和全局的思考而最终拿出来的,它并不是要控诉什么,起笔就直点“命 运”这个主题。是谁的命运?从曹禺先生的序中可以看出是两个与整部戏剧直接冲突关系次要的人物,不是鲁侍萍和他的孩子们,而是鲁蘩漪和周冲,细看剧本也确 实如此,看人艺版的话剧时我也有所体会。
再看人艺版的话剧《雷雨》。曹禺先生在序中写到他的这出话剧当时有很多导演嫌太冗长,不算上序幕和尾声已有四个小时,所以才有人提议说要把序幕和尾声 去掉,并且要删除一部分的正戏,曹禺表态说他加序幕和尾声是为了淡化整出戏剧的极度悲惨和恐怖的效果,他想通过那段十年后的场景使观众与戏剧之间能够保持 一定的距离,从而能够去脱离出那幕人间的惨剧而去有更多的思考。在一九三六年版的《雷雨》中曹禺先生已经对原剧本作了一定的删改,不过看序中所说貌似更像 是给剧本润色,并非实在的删节,他还说有时间他会再一次投入的删改自己的剧本儿的。嗯,人艺版的《雷雨》可以说是非常的缩短了整出话剧,演出时间约有三个 小时,去掉了序幕和尾声,还把正戏中大量的细节和对话删除掉了,当然这显得整出话剧要流畅得多,而且也少了一些不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内容,可我感觉这 却违背了《雷雨》这个主题。我理解曹禺先生之所以要加上那么繁琐的说明,戏剧中几乎每一句人物对话都有括号提示,而且对每一个人物、场景都作了非常详细的 说明,让我感到曹禺先生确实是怕人们对这出戏再有误解;还有很多繁琐的对话、动作、细节,这些,都是为了让观众感到情绪,感到烦躁闷热沉闷喘不过气儿的那 种情绪啊,可是在人艺版的《雷雨》中都给删掉了,有些细节也没有很好的表达出来。在这个人艺版的《雷雨》中,周萍是濮存曦扮演的,鲁贵是由韩善续先生扮演 的,也很好。只是整个效果要比我看剧本儿时感受到的要弱得多,故事节奏太快,一些该停顿的地方给忽略掉了,该长时间停顿的地方用了短的停顿,而且音效也不 能很好的烘托气氛,不需要很大的雷声的时候偏偏雷声很大,不但演员的对白让我听不太清楚,而且多少让我感到有些摸不着头脑了。
我原来在电视上看过一个现代版的《雷雨》,好像也是人艺排的,其中把导演也请上了舞台,那整出戏是全的,最后周萍自杀是在舞台昏暗的一角,一束弱光投 在那里,他重复开枪死亡这个动作三次,烟雾把戏里戏外融为一体,我感觉效果非常好。这回看这个人艺版的《雷雨》有些让我失望。不过前一段时间看人艺版的 《骆驼祥子》也很让我失望,我大概知道要弘扬主旋律话剧就是难免得让人失望的。鲁侍萍的表演有些夸张,不过她在《蔡文姬》中饰演蔡文姬的时候就是如此了, 不过在那种古装话剧那种文艺腔儿很浓的对白中不很显眼罢了,鲁侍萍表演之夸张显得有些不如戏了。鲁大海则表现得有些生硬,作为“正面角色”我觉得也不必那 么露脸的。四凤表演得还成,呵,主要是她说话声音很好听,有些地方有些放不开,有些地方却又让我感到压不住,神经过敏了。周蘩漪演得好,最后的那一段不冷 静,完全是冷静与爆发的戏么,却始终在爆发着。周冲最让我失望,只有几句对白我感觉到位了,大部分并没有拿好节奏,动作上单调,如果说周萍的动作单调还好 说,那是人物性格使然,周冲不应该啊,他是一个十七岁被娇惯但又有家教懂事儿的少爷,他在第三幕和第四幕中的表现非常不到位。鲁贵的动作很丰富,看得出韩 先生是仔细拿捏了这个角色的,是整出话剧里的一个亮点。周朴园的效果很好,有些表情我感觉不必要加上去,他在第四幕一开始的时候表现孤独的那一段非常棒, 据曹禺先生的序中写,还没有几个演员能够理解第四幕开始的那段孤独的戏的。周萍演得很不错,眼神到位,第二幕一开始他和四凤幽会的那段演得不好,也是有些 神经过敏似的,确实当时他的想法起伏不定,但得平缓下来,否则后面他的更多的表演就不会那么夺目了。周萍很难演,在《雷雨》剧本儿中已经提示了,他平时不 是这样的,他平时很有修养的,只是这段时间非常颓废,也就是说那种稳中带躁的效果应该拿出来,尤其是他不醉他清醒的时候。最后周萍自杀的时候,他去拿枪, 濮存曦显得很慌张忙乱,我感觉此时应该骤冷一下的,因为人们都出去找四凤和周冲了,此时台上只有他一个人,如果说慌张是因为他做出了要自杀的决定的话,看 他的表情呢却又看不出惧怕矛盾毅然而又悲怆愤怒以及无可奈何等等效果,此时周萍是无依靠的,他做了不伦的事情,他想死,他早就想死,他恨不得马上就死,可 又要躲着家人,所以他那时还不是愤怒到了无可不可的地步,他没有在门厅里自杀,而刚才他父亲的那一番话留给他的打击应当还留在他的脸上,他应当是颤抖的, 他会摇头,他会趔趄着上台,如果是我演周萍,我会把整出戏剧中所有对四凤的感觉对周蘩漪的感情对周朴园的感觉都浓缩在这上台拿枪下台的动作里,他要结束自 己的生命,他还会结束整出戏剧,他需要这么做,可是在这个话剧中周萍没有做到。
四凤是鲁侍萍当年的影子,周萍是周朴园当年的影子,如果在戏剧中能够在表演上有所呼应的话,哪怕是很微小的细节上的呼应,我觉得也会很有戏剧性效果 的。我还看过曹禺先生的《原野》,是电影,是在大学时候看的,那出戏也让我感到很悲闷,我也收了那出戏的剧本,有机会我会再看一次的。曹禺先生的悲剧我感 觉和社会背景的关系不是很大,他是利用那时候的社会关系为自己的戏剧提供戏剧性冲突的,可是其主题却是普遍的人性和命运,是诅咒,也是悲悯。
标签: 读后感
时间
22:42
昨天去见了阿坚
同席的有做砚台的子谷先生
后来秀铮来了
月水社和啤酒党会师
一顿瞎喝瞎吃
又去啤隅斋接着折腾
聊书法接着还是瞎喝
喝得我有些头晕
出来后和秀铮逛书店
去吃韩国烧烤,很棒哈
散了后我直接回家
倒头便睡
老阿托我录入他的流水
嗯,我明天给录进来
穆楠给我介绍第一百二
漂亮得很啊
我估计她不愿意来房山
并且那么漂亮
没有男朋友我是不信的
如果她愿意来房山
我定会倍加尊重她
时间
11:21
星期四, 二月 14, 2008
昨晚几位光棍儿吃饭
我、尼奥、泥儿、老ge
尼奥提醒今天是情人节
然后说这么个大节怎么过啊?
哼,实在破坏气氛
尼奥今天进城
准备拆开几对儿情人
泥儿今天白天没事儿
在宿舍里窝一天
老ge陪她妈妈和大姑
打麻将
我呢,上了会儿黄站
然后看三国
明天约泥儿去找老阿
然后这个节就算过去了
时间
11:20
星期三, 二月 13, 2008
春节这几天没抱太大的希望
嗯,此种心态才会有想不到
想不到过得还挺充实
想不到又拍摄了一大堆不错的片子
想不到所有的朋友都成双成对了
大家都上班了我还有几天假
我跟家里人发愁说好几年都找不到对象
以至于有人说我可能就是想单身
以至于他们认为我是想玩儿到三十五六岁
在考虑个人问题感情问题啥
嗯,总之这个春节就是这点儿郁闷
处处成双成对的我去哪儿都不方便
我渴望十好几年了仍然找不到缘
所以我闷闷不乐的喝酒也不痛快
可还得舒心,终归日子是自己的
不能自己再拧巴了,所以么
我这两天尽量玩儿好了
去逛了两次庙会看了鸟巢和南站
去看了敦煌临摹展和《长江七号》
陪着哥哥和侄子去陶然亭滑冰
还在高中同学那里混了顿酒
老哥们儿我一个都没联系
他们该结婚结婚了离婚的也再婚了
没结婚的也订婚了失恋的也有新女友了
当然过得都比我好啦,所以么
我就提前回房山陪陪阿花
听听音乐看看《三国演义》了
年后需要振作起精神不管生活多么孤独
我预计今年也不会有什么大风波
把自己的日子和单位的活儿
搞顺当搞踏实了今年就“美”了
时间
13:07
星期二, 二月 05, 2008
星期日, 二月 03, 2008
今天上午我给别的实验室打扫卫生来着
昨天晚上喝得有点儿多了今天就不舒服
本来想晚点儿过来可还要给人打扫卫生
要说这事儿最他妈可气的这是所长失败
他没事儿找事儿大年底下的要安全搬家
结果我和组长就把我们实验室地板砸了
然后还找钥匙就像前天那博克里说到的
昨天搬家的时候别的组给那仓库污染了
所以今天又叫来一大帮人去打扫实验室
我操我一想这事儿我就气儿不打一处来
所长因为这个今天中午还请各位吃顿饭
最他奶奶的是还要填写货物转移呈报单
我们组长不知道那些是个啥我能知道吗
还问我我累得不成了肚子疼昨晚没睡好
于是我就发火了张牙舞爪的胡说八道了
我说我搬东西我还计算那东西有多沉啊
我们组长也生气操结果还数落了我一顿
说成了成了你困了你接着睡你的午觉吧
他还把他孩子带来了我们这儿正发狂呢
他孩子在那儿大声儿的朗读福娃的故事
给我烦的组长也没给我好气儿不过当然
后来好了事儿一会儿就过他也知道我累
总之满堵心的快下班的时候我跟组长说
今天中午那个我确实也不知道我没经手
我们组长说我也不知道你中午在干啥呢
这事儿说来也不大就是大年底下的烦人
过去啦过去啦今晚明后天好好歇会儿吧
时间
15:59
星期六, 二月 02, 2008
星期五, 二月 01, 2008
我在看一个超级弱智小漫画
因为看弱智小动画片
我从小就被朋友家人不满意了
不过我始终觉得聪明人没人味儿
那什么特别牛掰的艺术科学啊
实际上并没懂什么脑筋的
弱智小动画片剧本很难写的
又要让人感到弱智,孩子喜欢
还要让人看了之后不觉得是在浪费时间
我觉得幸福的人儿啊就得是这样的
不管他多么弱智、笨拙
也不管这事儿多么弱智、笨拙
他都是用了真心尽心尽力来做的
现在我在听海顿的交响曲
不说那些历史、音乐上的知识
就这么听过来,多么天真烂漫!
时间
15:19